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讯
  • 正文内容

《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出版

阅读:795 次 作者: 来源:腾讯大楚网 发布日期:2019-06-18 09:49:41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图书出版资讯。

  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几乎称得上家喻户晓,却少有人知道,这出戏最早其实源于从汉剧。作为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大剧种,汉剧不仅称得上“京剧唱腔之祖山”,也是武汉戏码头的重要标志。但随着时间推移,目前湖北省内仅存两家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由湖北大学朱伟明教授、黄斌副教授主编的《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日前出版,通过对话16位汉剧名家,填补汉剧研究在剧种与舞台实践方面的空白。

  用口述访谈抢救汉剧史料

  《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以“十大行”脚色这一汉剧最有特色的剧种特征为切入点,对武汉地区的多名老艺人作口述访谈。

  “这些艺人多在建国初完成科班教育并登台演出,并于八九十年代成为汉剧演出骨干。最令人难忘的是,采访他们中很多人早已退休,离开了汉剧舞台,虽然他们个人经历发生了很多改变,但是对汉剧的热爱一直没变。他们的从艺经历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新中国汉剧史,亟须挖掘和整理。”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伟明谈及带队主编《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初衷,“随着一批批汉剧老艺人的离去,汉剧艺术的精华也逐渐被湮没。如何尽快地抢救史料、挖掘史实,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除了还原汉剧大师的艺术风采,武大教授郑传寅认为该书还关注到了汉剧行当、剧种和名家的舞台表演经历等,对汉剧研究起到引领性的作用。“高校学者进行汉剧研究,对于戏曲的传承振兴不亚于舞台表演。口述史研究不好做,能不能作为史对材料可信度以及问题设计,都对采访者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汉剧曾是武汉流行文化

  汉剧曾是武汉大众娱乐的领头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鼎盛期,武汉25个戏院和游艺场,汉剧就占领了20个剧场。在汉剧鼎盛时期,仅武汉就有6个不同的剧场每天上演汉剧。据“汉剧大王”吴天保的主要传人程良美回忆,“京剧名家周信芳、程砚秋、梅兰芳当时到武汉来,都要拜访师父吴天保,特别尊重他。”

  注:朱伟明(左)和汉剧名家程良美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的汉剧剧团更是遍地开花,多达23个,很多县市都有剧团,而汉剧名家程良美79岁高龄,至今仍能一个不落将剧团名字悉数报出。时移景迁,上世纪60年代以后,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现在仅存的汉剧剧团只剩不到两个——武汉汉剧院和湖北省汉剧团。专业剧团缩减,戏迷数量也随之萎缩。有统计显示,目前湖北省内保持活动的汉剧票友组织有八九个,人数不过三四百人。

  汉剧就在武汉人的生活中

  汉剧的票友数量日渐式微,却并不缺乏培养观众的基础。“其实汉剧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作者黄斌说,武汉人有句俗语“一末带十杂,烧火带引伢”,形容“在家什么事儿都干,忙得分不开身”,但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其实源自于汉剧。“一末”到“十杂”,是汉剧特有的行当分工,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像京剧现在已经整合成生旦净末丑四大行当,但是在汉剧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行当,这种表演体系过去在湖北家喻户晓,俗语当中都有残留,也说明了汉剧是武汉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之一。”

  汉剧普及推广亟待加大力度

  近些年来昆曲渐热,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所到之处回响热烈,成为苏州的一大文化名片。汉剧能否学习昆曲的推广方式,走入更多年轻人视野?

  作为《汉剧十大行当名家访谈录》课题组骨干之一,梅兰芳纪念馆博士后柯琦称,与通俗易上口的楚剧、黄梅戏,和以才子佳人为特色的昆剧相比,汉剧剧目多为历史正剧。“因为是大戏,要把它变成城市名片的话,其实一直还在努力和挣扎之中,甚至有一定难度。”

  “曲艺变地方名片很容易,像天津的曲艺相声,东北的二人转,苏州的评弹,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但汉剧作为大戏,一旦动起来,就是几十个人,几十套装备的问题。它需要有持续的剧场观众和外界关注,才能持续存活,汉剧的普及推广也都需要加大力度。”


标签:出版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