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 正文内容

三水白坭探索“文化+”,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阅读:240 次 作者: 来源:乐居网 发布日期:2019-06-19 09:27:06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公共文化资讯。

  

  “智能文化家+”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享受精神粮食的阵地,古祠堂变身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丰富的文化活动令乡村生活一改静寂单调的印象……一年来,文化时而润物无声,时而声势浩大,改变着三水区白坭镇的面貌和氛围。

  今日,2019佛山三水“祠堂+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专家交流会在三水区白坭镇祠巷村陈氏大宗祠举行。21日,“逐梦乡村振兴畅享湾区生活”——2019年三水区旅游文化周暨第二届白坭西江文创节系列活动将在白坭镇西江公园龙舟广场启动。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即将拉开序幕。

  一年前,白坭镇首届白坭西江文创节启动,引爆了白坭“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高潮。在过去的一年里,白坭以举办西江文创节为契机,紧紧围绕“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产”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文化+”理念,以节庆为媒创新传承文化资源,架起基层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桥梁,借文化之力推动白坭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索“文化+”打造西江文创节

  龙舟与音乐,这两者之间可以有怎样的联系?当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精神聚合时,能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于2018年5月26日启幕的白坭首届西江文创节,给出了参考答案:以“整合+包装”的形式,提升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以文化跨界融合思维,创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以节庆为媒介,运用跨界思维和整合思维,触发聚合效应,点燃兴奋点。”白坭镇党委副书记邓启涛介绍,首届西江文创节通过整合白坭文旅要素,深挖现有古村落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当代艺术资源、生态景观资源、文创产业资源,依托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形式,打造了一系列雅俗共赏的文化创意活动。

  白坭自古以来是西江文脉重镇、岭南文化胜地,龙舟文化、疍家文化、进士文化、祠堂文化源远流长。镇、行政村、村民小组三级分别发挥各自优势,举办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是白坭近年来持续增加文化供给的一个“新传统”。首届西江文创节则将零散的活动串珠成链,在延续以往如男子篮球赛、少儿书画赛、冬瓜美食节等常规性活动的基础上,挖掘、开发了大量新的“活动品种”,如龙舟竞渡大赛、龙舟音乐节、非遗美食节、乡贤文化节、“书香白坭”开笔礼等。

  广东省第六届五人龙舟锦标赛暨白坭镇2018年五人龙舟竞渡大赛盛况空前,让五人龙舟这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龙舟音乐节创造性地融合了传统的龙舟文化、粤剧星腔、醒狮、流行音乐等文化元素,邀请各路音乐大咖现场献唱,以音乐诠释了龙舟精神的丰富内涵,引来数万人参与;白坭西江非遗美食节吸引超10万人次到场参加,其中入选三水区非遗名录的疍家腊鸭扎和“禾秆盖珍珠”供不应求,以非遗美食挑动“文化味蕾”,推介白坭旅游文化,展示白坭文化形象。整个节庆时间跨度长达5个月,其间举办了超过100场文体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场面火爆。

  如果没有“节庆+文化跨界+整合包装”的思维运用,龙舟故事和精神可能只存在于故纸堆里,白坭这个小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积聚如此高涨的人气。首届西江文创节彰显了白坭文化底蕴之深厚、文化主体意识之强烈和文化动能之巨大,但它带给白坭的改变和启示远不止于现象层面。在首届西江文创节中,我们看到了鲜活的历史文化、迅速提升的知名度以及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无限可能。优秀传统文化并未过时,它的传承发展需要更丰富多样的载体和灵活的创新形式;一场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大型节庆活动,能产生极大的推广效应;以产业化、市场化思路发展文化,将为地方经济增长开辟更大的空间。

  建设“智能文化家+”让优质文化抵达基层末梢

  优质文化资源高度集聚在主城区中心,周边镇域、农村文化气氛稀薄,这种文化“虹吸效应”普遍存在。但在白坭镇中心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基本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在白坭文化中心,阅览室、电子琴室、健身室等硬件一应俱全,读书会、舞蹈培训班等多元文化活动定期举行;每逢假期,白坭文化中心“智能文化家+”自习区常常坐满了学生哥;白坭企业职工李中良趁着补休时间,带着孩子骑十分钟摩托车来到“智能文化家+”,孩子参加文化活动,自己则在阅览室看书;新白坭人马金莉每周都会去陈氏大宗祠看书、打乒乓球;看着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白坭本地居民梁璇打消了去三水中心城区购房的念头,选择留在白坭安居乐业。

  “智能文化家+”于去年5月启用,被誉为佛山中心城区以外首个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环境最优美的智能文化家,至今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500场,总人流量超20万人次,日均人流量超500人次,图书流转量一直位居佛山市镇街前三名;陈氏大宗祠是白坭探索“祠堂+文化”新模式的典型样本,承载着文体协会活动、重大节庆、乡村图书馆等重要功能,无论是否陈氏族人,随时都能进入陈氏大宗祠享受文化服务。

  邓启涛表示,围绕“文化赋能”的思路,白坭全面加强基层优质公共文化建设,探索“祠堂+文化”新模式,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有效抵达农村基层的基本单元。

  可见,优质文化生活的背后,是城市服务意识的提升。“智能文化家+”项目旨在架起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的桥梁,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祠堂+文化”模式利用祠堂文化深厚、祠堂分布广泛的特点,活化祠堂功能、做实祠堂服务、延伸祠堂内涵,构建开放共享格局,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推动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融合,发挥着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的作用。

  作为三水区工业重镇,从工业发展思维到文化服务思维,对于白坭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变。比起“刚硬”的工业产业,文化以其软性力量,把人凝聚在一起,增强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文化资源输送、延伸到基层末梢,当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文化将于无形之中构筑起紧密的城市精神纽带。

  实践文化赋能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白坭是三水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银洲贝丘遗址见证了白坭镇400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风昌盛的白坭,也是三水较早启动工业化进程的镇街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白坭的商住、医疗、教育等条件越来越好,但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为了白坭亟须补上的短板。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量高新技术人才来到白坭,如何拿出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白坭镇委、镇政府要着力破解的难题。而这一难题的及时破解,将给白坭小城大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一股新动能。

  去年年初,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产”的要求;在今年的三水区委全会上,三水区委赋予白坭“高标准建成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镇”的重任。围绕这一要求和使命,白坭不断探索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如今,文化的“赋能效应”不断发酵,以文化人、以文引人的成效初现,多张文化名片蜚声于外,勾勒出“城镇白坭”的轮廓。

  已在白坭生活工作十多年的谭旭日,现在是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的人力行政总监。去年,两位在广州奋斗了十多年的老同学想在广州周边买房子,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征求谭旭日的意见。在白坭文化中心“智能文化家+”启动仪式当天,谭旭日带他们参观了白坭文化中心。“他们很惊讶,一个小镇里居然也有这么高大上的文化中心。”谭旭日表示,白坭文化中心令他们更加坚定了对白坭的信心。不久后,二人都在白坭文化中心附近买了房,其中一人还换了工作,成为了白坭企业职工。

  “高层次人才对文化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比较高,文化服务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谭旭日说。

  在过去的一年,白坭在缔造文化名片上也收获丰硕。白坭获颁“广东省五人龙舟特色镇”称号,成为三水区“祠堂+文化”项目先行点,并获批三项三水区级非遗美食;白坭文化中心“智能文化家+”获得了“佛山市城市治理十大明星项目”荣誉称号,其成功模式在全市推广;白坭“祠堂+文化”模式不断引爆新热点,以“祠堂+文化”为主体策划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以及反映白坭“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媒体观察报道《佛山三水白坭:构建乡村文化振兴内生机制》,均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路径取得的初步成效,增强了白坭的底气和信心。6月21日,第二届西江文创节即将在2019三水旅游文化周活动中隆重亮相。第二届西江文创节将传承首届西江文创节的创意活动和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优化提升活动规格和呈现形式。邓启涛表示,展望未来,白坭以文化赋能促进城市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敞。(记者 梁欣莹 通讯员 梁宇聪)


标签:公共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