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 正文内容

文旅部、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国家博物馆等领导参观刘宝纯诗书画全国巡展

阅读:1376 次 作者: 来源:中国财富网官方 发布日期:2019-07-15 17:59:47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书画资讯。

  7月14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中国国家画院书记张士军,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甘肃文史馆馆长李学春、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总经理李达等一行领导嘉宾来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家林、副馆长常欣,办公室副主任董雷的陪同下观看了”正道沧桑——刘宝纯诗书画全国巡展“。

  李群部长在观展中对刘宝纯老先生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老一辈艺术家具有深刻的思想高度以及艺术造诣,再看其曾经70、80年代创作的作品作品仍具有时代气息。同时,参观领导对刘宝纯老一辈艺术家的勤奋创作和高超技艺及崇高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刘宝纯,1932年生于山东荣成。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美国休斯敦大学客座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刘宝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以自然为师,到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海河、淮河写生,在表现真山水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始终坚持继承传统的目的是求其发展,深入生活的目的是求其升华的理念,通过作品积极反映时代与生活的关系,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新山水画一派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被称为现代齐鲁山水画风的开拓者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驻外使馆等创作巨幅国画作品百余幅,作品《山高水长》由邓小平同志1978年访问日本时,赠送住友集团。作品《今日花园口》参加百年中国画大展,并选入《百年中国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宝纯》《中国近现代名家选粹——刘宝纯》《刘宝纯诗书画集》(共六卷)《论画松》《论画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黄河》《海河》《淮河》三本合作写生画册,《刘宝纯访日写生画集》《刘宝纯台湾写生画集》。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家画库——刘宝纯》画集。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编《刘宝纯画集》。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海疆边疆万里行——刘宝纯写生画集》《刘宝纯水墨画集》《刘宝纯七言绝句题画诗》。中华书局出版《刘宝纯诗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美国、台湾、澳门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刘宝纯艺术成就。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美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澳门、香港、台湾举办画展。

  美国休斯敦市授予刘宝纯先生荣誉市民和亲善大使证书,德克萨斯州议会赠州旗,迪肯斯市将1994年1月27日定为“刘宝纯日”并赠证书和“市钥”。山东省政府对其建国以来在文化艺术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特给予通令嘉奖。两次被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山东省首届泰山艺术奖(美术类)终生成就奖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中国国家画院,前身是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画创作组。后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画研究院,2006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

  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成立的起因;文革十年,中国画被批判,这十年对中国画界冲击很大。1977年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的组建,是中央非常及时、英明的举措,当时画家们高兴的都说:这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声春雷,是中国国画界复兴的开始、繁荣的准备。中国画创作组成立极为重要,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出现了中国画的全面复兴。

  中国画创作筹备组集中了全国众多重量级和实力派画家,其中就有刘宝纯先生。他们不仅完成为国家重要机构单位专项创作的任务,无私提供给国家收藏保存;在祖国的经济和军事复苏发展急需外汇时,无偿为外贸机构提供大量的作品,增加外汇收入;还创作了大量作为中国驻外使馆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的作品。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特有的时代。

  1977年,刘宝纯先生是最早一批受文化部和外交部之邀赴北京在台基厂3号宾馆为中国驻外使馆创作《黄河》巨幅作品,并参加中国画创作组筹备活动的画家。当时受邀的画家有李可染、谢稚柳、吴作人、唐云、陆俨少、于希宁、邹佩珠、陈佩秋、肖淑芳、方济众等。

  1978年,外交部部长黄华及夫人何理良、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礼宾司司长翟荫堂与中国画创作组成员李可染、吴作人、谢稚柳、唐云、陆俨少、于希宁、陈佩秋、邹佩珠、肖淑芳、方济众、刘宝纯(左一)等合影于香山

  刘宝纯先生创作的鸿篇巨制《黄河》《泰山》《大海》等作品被时任外交部部长黄华、副部长韩念龙等领导大加赞赏,画家们更是折服于作品的大气磅礴之势。中国画创作组成立后,他在友谊宾馆工字楼、钓鱼台国宾馆、藻鉴堂、北京饭店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驻外大使馆、首都机场、北京火车站、钓鱼台国宾馆及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国礼创作了很多传世之作,并为中国画研究院筹备建院工作无偿创作三百多幅作品,1987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作品《山高水长》作为国礼赠送日方。

  刘宝纯先生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文化部创作组汇报展”,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和副总理谷牧的赞扬。谷牧副总理还专程邀请刘老到家做客,关心鼓舞艺术家。

  成立中国画研究院后又参加在北京和上海的“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画展”。刘宝纯先生是中国画研究院建院前的筹备组、中国画创作组的元老级成员和院委,现在继续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这次回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正道沧桑一一刘宝纯诗书全国巡展”即是“回家画展”,也是代表山东美术界在首都北京向全国人民的汇报展。

  这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空间维度囊括大江南北的国画展。

  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是刘宝纯先生从艺六十余年所创作诗书画的一部分,是宝纯先生坚持“二为方针、双百方向”,以“歌颂祖国、美化生活”为己任,深入多彩生活、描绘山河巨变、塑造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思想的集中展示。

  刘宝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新山水画一派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他将儒家的仁义之学、道家的自然之道、禅宗的顿悟之门和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融汇一炉为我所用,远承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之治艺道统,近接近现代国画大师的“手传心教”,既学习他们道法自然、万物一理、乘物游心的儒道释哲学追求,坚持诗书画一体的全面文艺修养,同时融汇马列唯物辩证哲学,将传统艺术熔铸到现实生活中去,终开自身山水画雄浑豪迈、生动华滋之新风。他的作品既豪迈奔放、大气磅礴,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驻外使馆等重要场所创作了一批鸿篇巨制。

  刘宝纯先生在艺术创作中高度重视写生和体验的有机融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在其作品中得到完美印证。宝纯先生早年遍游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流域,以笔墨写生创作的形式描绘秀丽山川,表现了中国大地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他笔下巍峨的泰山,浩荡的黄河,澎湃的沧海,挺拔的青松,无不寄托着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与精神理想的执著追求。尤为难得的是,作品改变了传统山水画水墨为上的审美准则,为大众带来一股自然清新的山水精神。刘宝纯的山水画弥补了中国山水画史上对于泰山、黄河表现的缺失,并通过传统笔墨与现实山水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原人文精神的新山水精神,他无疑是现代中国新山水画风的开拓者。

  刘宝纯始终坚持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观念,他认为:书法是画之风骨,诗词是画之灵魂,书法诗词是画之两翼。要提高中国画之水平,学习书法和诗词是必要的。宝纯先生年已88岁。这位出生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小渔村的艺术家,回溯自己走过的艺术路程,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是他常提及的关键词。贫寒与苦难造就的是其乐观豁达的性格和敢于担当、不辞辛苦、不图回报的情操。先生笔下的泰山、苍松、长河、大海既是艺术创作中的笔墨符号,更是画家的人格镜像,象征了老人坚若磐石、毅若苍松的高尚品质。


标签:书画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