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浅谈《论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阅读:2440 次 作者:薛妍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9-07 14:19:1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摘要: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共同尊重一个人,一个文化人,那就是孔子,这种现象堪称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笔者认为,《论语》中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习得和养成。

  关键词:《论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论语》中的世界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语·阳货》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论语》中的这个思想,把天之广大、地之厚重融为一个和谐整体,作为天地间的人,应当拥有天的刚健和顽强,拥有大地的宽容和敦厚。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灵的和谐共生,这就需要我们对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善待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个生存家园,善待生命,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国家和社会的担当,在学习中积极努力,在工作中克勤克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如今,大学生们的假期社会实践越来越丰富多彩。书本上的知识属于间接的经验,距离真正的实践生活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走入接地气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高校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对于长期在校学习理论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每一次磨炼都能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也能让很多同学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体会到他人的不容易。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懂得了感恩,收获了成长,同时也懂得了担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同学们细心讲解政策,耐心地听群众的倾诉,就像跟朋友一样和他们聊天谈心。只有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冷暖,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仰望星空,坚定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为人处事,才能解决困难,造福人民。

  2《论语》中的人生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论语》中,孔子用一段简短的语言描述了人生的道路:“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这是说我们人生的起点,学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并是局限于某一个阶段的事情,而是一项终生事业。我们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后天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学生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信息化的今天是一个学习型的世界,知行合一很重要,学习中要一边思考,一边应用,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三十而立”,是指30岁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位置。从自己的内心而言,要不忘初心,内立其心,保持清醒的、从容不迫的状态。

  从30岁到40岁,进入不惑之年。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褪去了年少的稚嫩,能够静下心来理智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学会在工作生活中正确取舍,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十而知天命”,在50岁的时候,人的心灵逐渐平和,宁静致远,不怨天尤人,内心逐渐变得强大,不会因为外界的事物而过度欣喜,也不会轻易为一些事物而悲伤。

  等到60岁的时候,面对事情,人变得更加坦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倾听他人的心声,体会他人的冷暖和不容易,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包容。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人生,在经过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后,在历尽生命的风霜后,所有的规则、规矩已经养成,内化为一个人的习惯,内化为一种品味和对人生的理解,这时人的修养和修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便是真正的自信、自由、从容。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一个章节的内容便是关于人生的得失、苦乐、幸福等,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的事情和思考的问题。青年时期的人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只有用正确的思想指引自己的人生,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稳健和潇洒,在新时代中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为新时代培养栋梁之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教师的职责有3个:首先,要向学生传授道理,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准方向,因为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方向正确,纵使山高路远,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其次,是传递知识,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最后,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答疑解惑,做学生的引路人。我们现在经常谈及正能量,真正的正能量就是,作为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要乐观生活,就像一道光芒,温暖学生、照亮学生。这就是一种爱,敬爱他人的人,别人也会爱戴他,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3《论语》中的道德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孔子倡导,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友爱兄长,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然后开始做学问。

  由此可见道德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大学时期不仅是夯实专业基础、为日后的就业做充分准备的时期,更是青年人的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要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他的学生分享一个观点,“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2]仁者不忧,是指当一个人拥有了广阔的胸怀与气魄,他的内心就会无比的宽容与温和,凡事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善解人意,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样的人坦荡和坦然;智者不惑,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能够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前进的目标,能够正确做出选择和判断,这样就不会徒增烦恼;勇者不惧,是指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有勇气,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害怕了。

  可见,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做到了“仁”“智”…“勇”,就会减少忧虑、疑惑和害怕,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就会多一些坚定和温和,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论语》中的道德观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而且具有忠诚和担当,然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

  4结语

  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炽热的爱投入每一天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立在这天地之间,绝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不能辜负这段岁月。《论语》是我国的优秀典籍之一,其中的智慧和学问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价值。新时代、新征程中,当代的大学生要坚定自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样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谱写自己人生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朱熹(宋)。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168.

  [2]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16,6,219-220.

  [3]苏捷。浅析《论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6(12):103.


标签: 思想政治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