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主要活动与问题探析

阅读:1071 次 作者:赵慕泽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12-17 14:19:31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的研究,探索研究生在校园安全管理的特殊性,现阶段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来阐明研究生校园安全教育对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以期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推动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特殊性;普遍现状;问题;

  一、引言

  关注校园安全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的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校园管理的整体良好形势所掩盖。

  二、研究生校园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一)思想观念的特殊性

  从外部环境来说,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较本科生要高。从内部环境来分析,对于研究生,多数人群经过寒窗苦读、挑灯夜战,最终得以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对于他们本身,较本科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优越感。结合外部与内部环境,研究生在思想观念上要更加独立、个性,较本科生有比较大的区别。

  在对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会被研究生这种思想观念上的优势所掩盖。老师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保障安全的思想意识,学生自己也认为自身具备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造成安全教育的非全覆盖化,安全教育得不到重视,致使一些安全问题随之产生。由此不难看出,研究生的思想观念特殊性,往往使得高校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导致问题频出。

  (二)学习环境的特殊性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改革,研究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更好的培养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各个高校不断将实验室教学逐步引入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于此环境下,研究生日常学习、科研的场所已经由本科生时期的教室逐步被实验室所替代。实验室已经成了当代研究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伴随着实验室开放时间以及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高校大多属于综合类院校,致使研究生的学科分类种类繁多,实验室根据学科需求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一般性实验室,这一类实验室没有复杂的实验仪器,仅仅为研究生提供日常学习的场所。第二类为特殊环境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往往由于实验要求提供特殊环境或者条件,常见的如高压、超低温、强电压或者真空、强磁场、无菌等。第三类为生化类实验室。在这一类实验室中,一般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生物试剂,这其中不乏易燃易爆物品甚至剧毒物品。第四类为探索性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往往由于实验的探索性以及不确定性,会在安全方面产生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学习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出现安全意识淡薄、相关制度跟不上、责任不明确、管理缺位就会存在大量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最终演变为安全事故。

  (三)心理健康水平的特殊性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攻读硕士。现实中,研究生将承受较本科生更加繁重的压力,尤其是在学业、科研、就业、生活等多方面承受冲击时,无形的压力致使他们内心强烈挣扎,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能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个人能力相对突出,从而产生优越感。此类优越感是把双刃剑。对于不懈追求的同学来说,优越感能催人奋进。但对于从小就一帆风顺,并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同学来说,却是打破现实的一把利刃。各类压力都可能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急剧下降。这些问题轻则影响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重则可能发生针对他人或者自身的伤害性事件,最终酿成大祸。

  三、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的普遍现状

  针对研究生,高校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

  (一)人身财产安全教育

  针对此类案件,国内高校往往依托新生入学、节假日前夕、特殊时期的安全讲座、安全通报、已出现类似事件时的安全预警进行,缺乏系统性。

  (二)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网络逐渐成了人们社交、娱乐的新载体,尽管研究生具备一定网络知识储备,但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在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生教育时,高校往往采用安全预警或者案例分析的方式,收效甚微。

  (三)消防安全教育

  由于火灾事故的发生将会直接造成人员以及财产的巨大损失,消防安全教育始终是校园安全教育重点之一。在对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形式大于措施。一般通过检查实验室器材使用、宿舍违规用电器使用检查、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来开展。书面化的教育并无法让研究生有切实的教学体验,这也是现如今针对研究生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失。

  (四)心理安全教育

  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高校的普遍关注。由于研究生所处的时期不仅要处理好自身学业以及科研上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经济、家庭责任等方面的压力,难免产生心理问题。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一般采用心理咨询、心理问题排查、辅导员谈心、朋辈心理辅导等方式展开。但由于研究生个性、独立性较强,往往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较为被动,很少有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表明自身有心理问题寻求疏导。这也是当今心理安全教育的普遍通病。

  四、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构建高校的安全和谐离不开管理部门的领导。但在高校管理中,往往还是重本科生轻研究生。这直接导致了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校园安全问题上无法两条腿协调行走。同时,由于本科生与研究生主管部门的不同,难免出现工作不重叠的情况。只有从全局层面重视研究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安全教育制度,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整体安全水平,构建和谐校园。

  (二)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

  对于研究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一般以辅导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为主,学校召开安全教育讲座等为辅。但这种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不具备强制学习性,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达到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要不断地完善研究生的安全教育体系,力争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师的共同协作,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安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当今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全国研究生的基数在不断扩大。对于高校而言,生源的增多不仅仅需要配备更多的专业课老师,更多的思政教师,更多的辅导员,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人员分配比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及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强此类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避免由于业务不熟练或师资力量的不足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

  (四)安全问题应急预案不规范

  针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必不可少。但在面对实验室爆炸、实验室火灾、实验试剂泄露等等突发问题时,应急预案仍有所缺失或亟待规范。同时,高校也应针对不同类型实验室,不同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应急处理方案,作为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标准。

  综上,研究生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对于高校的安全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必须要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这将会对高校稳定发展、培育社会栋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莹.研究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3]张起志.研究生校园安全问题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月刊,2016,5(5):38-39.

  [4]韩玉德.高校研究生使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93-296.

  [5]陈延杰,杨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研究生突发事件处置的观察和思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1):108-110.  

  链接>>         

  教育论文发表http://www.17wendao.com/contribute/list/c_636.html


标签:安全教育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