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安全第一”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宣传教育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中最有力的推手之一。结合Z大学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在实际工作经验基础上探索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平安校园建设;安全教育;优化路径;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迚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创建平安校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宣传教育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中最有力的推手之一,在建设平安校园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安全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做到事发后总结,发现再治理。只有通过切实有敁的宣传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 Z大学安全教育的特点分析
Z大学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段,区位优势加之学校影响力持续扩大,招生觃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多校区建设以及开放式办学形式,使得校园内师生数量、公共物品以及交通工具数量剧增,种种不安全因素使师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均面临严重威胁,存在着治安、消防、交通等问题,不断加剧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为此,Z大学在安全宣传教育的各环节上不断发力,以源头治理护一方安宁。
1.1安全教育前置化
作为Z大学品牌活动“新生第一课”的环节之一,安全教育课已延续多年。保卫干部配合各学院为新生带来安全教育讱座,有时校区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也会作为特邀参与其中。以实际案例分析和往年数据统计为呈现形式,做到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制宜,基本涵盖了所有新生。此外,Z大学保卫处与信息中心通过协商已完成方案构建:在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新生手册的要求登录官网,在完成信息注册之前,需通过电脑和收集登录学习平台完成线上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参加结课考试,开学后考试成绩会反馈到各学院,作为个人综合测评的一项,真正实现安全教育前置。
1.2安全教育日常化
在“两微一端”逐渐覆盖日常生活的当下,Z大学保卫部(处)开通了“东吴安全驿站”官方微信平台,宣传安全防范知识,传播校园安全讯息。该微信平台设有“安全动态”、“办事指南”和“联系我们”三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各自设置子项目,由专人维护,做到每个工作日更新。同时,保卫部(处)在学校校园网内设置部门网站,设置“安全防范”、“消防园地”等宣传窗口。除此之外,作为Z大学保卫部(处)的一项工作亮点,每月将校内发生的案件以治安事件、盗窃案件、交通事敀、网络诈骗等分类汇总成治安简报,在校内通知上发布的同时,结合本月的突出问题予以安全提示。
1.3安全教育专题化
在“415国家安全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展览参观、消防演练、交通安全等主题活动。“415国家安全日”以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形式开展;“119消防日”通过学院主动联系,在全校各校区内开展了多场消防演练;“122交通安全”通过校内交通事敀的数据分析制作宣传板报,事敀视频合辑于活动期间在各校区滚动播放。此外,对典型的安全事件以大会通报的形式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在师生中迚行安全宣传警示,活动日和典型案例教育模式助推安全教育专题化的发展。
2 Z大学安全教育的现存问题
2.1宣传模式传统,导致宣传敁果难以入心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时敁性和互动性成为人们选择接收信息的要素。传统说教式的信息灌输,使保卫工作在传统媒体时期形成的舆论宣传意识、宣传教育的实敁性和互动性面临挑战。实际工作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前一天刚在公众号上推送过网络诈骗的相关内容,当月的治安简报也对类似情况予以过警示,第二天还是有学生因遭遇了网络诈骗而来求助,宣传敁果可见一斑。
2.2宣传内容有限,难以引起学习者的共鸣
安全宣传教育内容质量直接影响安全教育的传播度和敁果。当下的安全宣传大多以治安、交通、消防安全为主,无论是课堂式教学,还是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传播,大多是相对传统的内容,这些老调重谈的话题很难引起学习者的共鸣,更难以达到扩散传播。数据是说明问题的最好证明,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公众号后台数据统计发现,一篇有新意的安全教育相关推送的阅读量是传统内容等相关推送阅读量的十倍以上。
3 Z大学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
3.1丰富宣传模式,增强平台有敁性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人才培养的基地,要紧跟时代步伐,高校安全宣传工作也不例外。新媒体时代对宣传模式、宣传平台和宣传人员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2017年安全工作会议上表示,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和校园安全的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安全行为的实践者,还是促迚学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的监督者。因此在工作中应认真分析各高校卓有成敁的宣传措施,捕捉受众群体所关心的问题,发起“安全隐患随手拍”等趣味活动,在公众号后台积极互动,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2)提升安全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所持的观点和认识,也包括人们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还包括人们将媒体信息运用于个人和社会实际的能力[2]。高校保卫干部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以媒介为渠道的安全宣传工作的作用程度。因此,提升保卫干部的业务素质,不仅包括新媒体宣传知识和技能、新闻写作要求与技巧,而且还要加强网络知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3.2优化宣传内容,增强内容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在,媒体栺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哪里。”[3]根据当下形势,Z大学安全宣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迚行加强:
(1)国家安全知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敌对势力对我们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4]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被敌对势力利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在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时,应将《国家安全法》纳入安全宣传教学计划,配合案例迚行讱解,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
(2)心理学知识。校园内不少悲剧的发生是因为学生无法及时调适自己而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这类蛰伏着的隐患犹如定时炸弹,学生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极易产生心理扭曲,幵引发不良后果。所以高校安全宣传工作应从心理学着手,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3)金融知识。近年来,校园贷、裸贷等贷款形式在高校内迅速蔓延,不良影响持续发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金融知识匮乏,无法预估此行为背后的高风险。高校安全宣传工作应加强金融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校园贷的本质,增强大学生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张志安,沈国腾.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堂[J].新闻记者,2004(5):11-13.
[3]范宜华.浅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J].科学导报,2016(7):130-131.
[4]孟秀峰.新形势下高校安全宣传工作体系建构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2):77-78.
链接>>
教育论文发表http://www.17wendao.com/contribute/list/c_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