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阅读:721 次 作者:李秀英 刘继霞 崔旻 王东琼 刘妍妍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发布日期:2018-03-23 19:14:29
基本介绍:

  【关键词】骨折 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11-02

  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断称骨折,患者骨折后可能存在并发症,同时,肢体的制动对功能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早期的康复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十分必要。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①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断端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并凝成血块,引起无菌性炎症,形成肉芽组织并转化为纤维组织。与此同时,骨折断端附近骨内、外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在伤后短期内即活跃增生,约l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由远离骨折处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出现较晚。②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形成内、外骨痂,即膜内化骨。而断端间的纤维组织则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钙化、骨化,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即软骨内化骨,骨痂不断加强,达到临床愈合阶段。③骨痂改造塑形期:在应力作用下,骨痂改建塑形,骨髓腔再通,恢复骨的原形。

  1  骨折愈合第一阶段康复护理

  尽早鼓励患者对患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各个方向全范围的运动,一天数次,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渐从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到抗阻运动。

  1.1等长收缩练习  石膏固定部位的肌群在复位稳定1~2d,局部疼痛减轻后开始进行等长收缩练习。开始时,先让患者在健侧肢体上体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时肌肉收缩强度由轻到重,无痛时可逐渐增加用力程度。要求每天至少进行5~10组,每组重复10次,每次收缩维持10s。

  1.2支具保护下的功能练习  对于一些下肢骨折后髓内钉固定的患者,尽早在支具保护下进行下肢部分负重训练。患者卧位下,在其下肢和床边(足侧)放置坚固物体,让其双足支撑于坚固物体上,起到下肢部分负重的作用。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3d在有效的止痛和固定保护措施下让患者扶拐部分负重步行。

  1.3加强健肢活动训练  包括主动运动及抗阻肌力训练、健侧肢体各关节活动和ADL训练、早期健侧下肢负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物理治疗  直流电、中频、低频电刺激治疗,以防止肌肉萎缩,改善肌力;红外线或各种透热疗法有助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疗法、按摩等有助于减少粘连;脉冲超短波有利于固定局部消炎止痛,有金属内固定的患者也可以治疗;直流电钙离子导人或磁疗促进骨折断端愈合。

  2  骨折愈合第二阶段康复护理

  2.1改善ROM  常用于改善ROM的三部曲:首先,在关节牵引前进行20~30min的蜡疗或中药熏洗,使受累部位组织放松、血液循环改善、疼痛肿胀减轻,为牵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行机械性关节牵引,每次牵引至少保持10min,牵引的重量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可以重复进行5~6次,每次间隔10min,也可以采用关节松动手法;结束牵引后,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被牵引关节于所在位置的度数,保持和固定牵引的效果,能忍受者可以戴支具至第二天牵引时取下。应注意遵循以下几点:①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避免突然发力、用力过猛、强度过大引起训练过量,易致创伤性关节炎、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②控制关节活动度:尤其是经关节的骨折,如果固定不好,骨关节表面的不平整,在进行反复的关节主、被动活动中,容易造成关节面的磨损,关节软骨的退变,引起创伤性关节炎。③训练需反复多次进行:尤其关节牵引每次持续的时间最好在10min以上,以局部有紧张感、轻度牵拉痛为宜。④治疗中定期检查、评估,注意骨折对位情况,内固定物是否对关节活动有影响。

  2.2肌力练习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迅速恢复肌力是改善其功能活动的关键因素。应根据肌肉现有肌力水平,分别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或抗阻运动的方式,按照超量恢复原则,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训练目标,并且至少要持续6周时间。常用肌力练习方式:①通过外力进行肌肉的被动牵拉、叩击、多关节被动运动和挤压,通过皮肤感觉刺激、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等募集更多的神经元,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适用于肢体瘫痪,肌力0~1级而无法运动者。②助力运动:助力运动常是电刺激向主动运动过渡的中间形式,适用于肌力1~2级的患者的功能训练或ADL的代偿性活动。强调患者最大限度用力,仅给予最低限度助力。③主动运动:适用于肌力3级的患者。④抗阻运动:适用于肌力4~5级的患者。

  2.3常见部位骨折的康复护理

  2.3.1肘关节附近的骨折  如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及桡骨小头骨折等。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在外支具、吊带的保护下进行肩关节的主动耸肩、下压及前后摆动活动,活动幅度逐渐加大,2~3周后可以进行主动旋肩运动。不限制腕、手关节的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

  2.3.2腕关节附近的骨折  腕、手部骨折经手术内固定后,主要影响手康复的问题是固定期间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是手肿胀、疼痛,ROM受限或丧失,关节粘连,肌力减退,感觉功能减退,手功能的失用、误用或过度使用。骨折内固定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手、腕关节的活动,即使是很小范围的关节活动对消除手部肿胀、改善ROM也是有益的。

  2.3.3膝关节附近的骨折  膝关节附近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都是松质骨,机械强度较低,而膝关节承受强大的压应力,如果骨折线穿越关节面,易造成关节损伤、粘连,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关节退行性变的发生。因此,膝关节附近的骨折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对于股骨髁及髁上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接受CPM治疗,活动的范围和速度逐渐由小到大。

  参考文献

  [1]杨爱姣.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及其护理[J].心理医生,2010,6(11):59.

  [2]罗凯燕,喻姣花.骨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21.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