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又将迎来高考季。作为教育强省,江苏各市考生哪个地方的是“强中强”?这个大家热议不休的问题,如果放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的科举考场上,答案毫无疑问是常州。昨天上午,作为本届南京名城会博物博览系列活动之一,“江南贡院与科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基于江南贡院遗址打造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现场交流最新成果。湖南大学李兵教授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清前期,南京江南贡院里中举的考生中最多的是常州人。
关于科举那些事
考举人也有“招生计划”
顺治时朝廷给江南的名额最多
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清代,江南贡院同时容纳今天江苏、安徽的士子进行乡试——也就是今天的省级考试。乡试考中成为“举人”,成为一省读书人的代表。“从江南贡院走出去的举人在会试、殿试时有着极强的竞争力,不仅考取进士者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而且三鼎甲数名列全国第一。”湖南大学李兵教授在题为《清代江南乡试中额变化与取中举人数统计》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精细的数据分析。
科举乡试中的“定额”,类似现在每年高考的“高校招生计划”,决定了这一场考试能有多少人考中成为“举人”。李兵教授发现,终清一代江南共举行乡试108科,而定额数量多次发生变化。例如,顺治朝开科7次,江南乡试平均每科取中138.7名,为清朝江南乡试平均每科取中人数之最。这是因为顺治时期江南初定,历来江南人文甲于天下,在各省中影响力巨大。朝廷为了笼络江南士子,屡次加广江南乡试中额。康熙朝开科22次,平均每科录取人数仅为80.6名,这不仅创了清朝每科乡试平均取中人数的新低,而且是整个清朝平均每科取中人数最少的。雍正朝开科6次,平均每科取中109名。
北京考场发生夹带舞弊案
全国考场“连坐”被削减中举名额
李兵教授发现,乡试设置相对固定的定额,如果遇到新君登基等重大事件时,也会额外增加名额。例如乾隆元年,朝廷以“江南人文甲于天下,贡赋数倍于他省”,增江南乡试定额21名,最终中举126人。
不过有增也有减,乾隆九年时,出现了一省爆出舞弊丑闻,全国跟着“背锅”的情况——因查出顺天(今北京)乡试士子夹带违规者众多,乾隆震怒,谕令裁减各省定额,“除零数不计外于十分内酌减一分”。江南贡院那次得出的数量,上江安徽定额减为45名,下江江苏减为69名。此后,江南乡试定额基本沿用此数。
江苏各地士子中举数量
常州、苏州、扬州分列前三甲
对于江苏人来说,李兵教授其中一项研究颇受人关注。他对于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江南贡院中考中举人的江苏考生按籍贯进行了统计。
据统计,江苏士子取中举人2453名,从各府州中举人数来看,常州府的举人数遥遥领先,占总数的21.9%;其次是苏州府,占总数的19.2%;再次是扬州府,占总数的16%,江苏省会所在地的江宁府(今南京)的举人数名列第四位,占总数的12%。镇江府举人数列第五位,占总数的11%。松江府举人数列第六位,占总数的8.4%。这六个府的举人数为2197名,占这一时期江苏总数的90%,淮安、徐州、太仓、通州、海州、海门六个府州仅占10%。李兵教授认为,这反映了清初江苏举人分布是极为不均衡的。
延伸阅读
南京江南贡院的 7个“最”
在此次研讨会上,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还对南京江南贡院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是江南贡院在中国科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产生了许多中国贡院之最。
1、规模最大。清同治十二年,江南贡院的规模达到顶峰,这是全国17座贡院中唯一一座号舍在2万间以上的贡院。
2、人才最多。清代,在江南贡院中举之后赴京考中状元者共有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
3、制度最详。江南贡院规模宏大,管理也最为复杂,因此制定出最为详审的贡院规制,成为是各省贡院中效法的对象。
4、描述最细。虽然江南贡院的多数建筑已消失,但江南贡院的具体形象却被大量的纸质文献和照片保存下来,使我们今天还能了解和复原贡院的基本形制。江南贡院是各省贡院中有最多文字描述的贡院,尤其是亲历过多次江南乡试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此有细致生动的描写。
5、图片最多。在全国所有贡院中,江南贡院是留有最多照片和图片的贡院。现今还可以看到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时期拍摄的江南贡院照片,甚至江南贡院水彩画,还有江南贡院全图之类的平面测绘图,这都是科举时代唯一留下的彩色图画和准确的测绘图。江南贡院的图片有许多出自徐劢神父的法文着作《中国文科举实录》。
6、保护最力。科举废后,南京和江苏的有识之士,在各省中最着力保护贡院。因此至今还能保存有江南贡院明远楼这一标志性建筑。
7、名气最大。在存留不多的科举建筑中,江南贡院明远楼最为知名。这是因为南京夫子庙一带人气很高,多年来参观过明远楼的人众多。同时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科举专题博物馆,更是进一步使江南贡院明远楼成为当今中国最着名的贡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