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智能手机的影响与对策

阅读:1026 次 作者:李国锋 张凤莲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4-27 11:26:2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对学生的学习、娱乐、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既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催生了良好的机遇。基于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应实施德育一体化工程、构建“网格化”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培育课外兴趣增长点,加强共青团等社团组织建设多途径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切实提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获得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要继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场复杂却又意义非凡的系统工程,它关乎人民的信仰、国家的力量和民族的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场争夺思想“阵地”的斗争中,移动媒体特别是手机媒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它对社会特别是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双刃剑”作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为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教育部组织北师大课题组历时三年,研究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在自主发展方面,自主发展强调学生要有正确对待信息意识的能力,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等要求。在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信息意识已经成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一、青少年与手机媒体之间的“黏性”不断增强

  移动通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手机由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变为集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第五媒体”平台。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人群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2]成为普及率最高的移动媒体终端设备。在这种形势下,有些校园手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被视为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也有些学校视手机媒体为洪水猛兽,甚至一经发现有携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立马让家长领回家反省。不能否认,手机进入校园带来了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便利,但也给教育教学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辩证分析手机媒体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升德育实效性,我们先后对泰安市4所代表性学校开展了“手机媒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调查问卷,每校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初、高中阶段学生拥有手机状况的调查比对,归纳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手机拥有量上看,初中生手机拥有者并不多,拥有率仅为12%;但高中阶段拥有率高达99.2%。在手机款式上,初中生使用的大多是电话手表或家人闲置的手机,功能仅限于接打为数不多的几个亲情号码;而高中生使用的基本上是智能机,而且价格也不菲,部分学生还拥有苹果7等最新款手机。

  其次,从手机使用目的上看,90%的受访者会使用手机上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手机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低年级学生以联络家长、娱乐为主,且大都在父母的监护下使用;而高中学生除了与家人、同学、朋友联系外,70%用于游戏、聊天、交友。

  再次,从手机话费的支出情况看,80%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20-50元之间,个别同学的通话费、数据流量费支出超过100元;90%的费用来自压岁钱或零花钱,10%左右是向别人借钱,超出了个人实际承受能力。

  由上述调查不难发现,手机对于青少年有着“天然”黏合性。这是因为敏捷反应、快速掌握是青少年时期的突出特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新月异的手机体验对青少年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同时,身心发展的日趋“成熟”和社会阅历的积累也使青少年“叛逆”凸显,由此给家庭管理和学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从成长的规律出发,青少年也具有更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所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互联网、信息化这一最大的实践和实际出发,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手机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危”与“机”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中学校园的“流行”,带来的不仅是中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便利和丰富,更多的是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难以判断与选择,同时给中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形势和多重挑战,主要表现在:

  首先,手机高消费助长了攀比之风。面对日新月异的手机类型和相关衍生产品,手机消费成了当前中学生日常消费很重要的部分,滋生了部分学生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成为中学生是否理性消费的一部分,严重影响消费心理的正常发展。

  其次,手机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造成诚信观念缺失。调查显示,38.9%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撒谎是很正常的,23.6%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说话做事可以毫无顾忌。[3]网络世界的低道德成本致使网络主体存在各种侥幸心理,极容易使中学生养成欺骗撒谎的习惯,终究会被带入现实生活中,加剧诚信缺失。

  再次,过度依赖手机易缺乏社会责任感。从成长阶段看,中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迷失自我。如果长期沉浸在手机网络的话,极易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造成现实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错位。[4]对于部分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散布的落后腐朽、甚至是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言论,青少年还不能全面、辩证、深刻地认识和辨别,容易导致国家观念、政治认同意识产生混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作为新兴媒体的手机在为中学德育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多重的机遇,主要包括:

  首先,手机媒体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手机媒体基于互联网、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全、交换性强的优势。利用手机媒体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政策等大规模的传播,较少受到时空、程序等的制约,手机媒体为中学生德育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和理论平台。

  其次,手机媒体的灵活性使得中学生德育更加丰富生动。德育双方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网络等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发布,而且能够增强文字、图片、声音等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得德育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手机媒体使得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趋向虚拟,从单一迈向多元,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客观性和选择性,不仅扩展了德育时空,而且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代入感和获得感。

  再次,多样性的手机文化丰富了中学生精神世界。手机网络文化的隐秘性和虚拟性,给中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平等自由的空间,他们敢于在网络上抒发情感,倾吐真实感受,消解压力,回归“本我”。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中学生会用搜索引擎更好地查阅资料,既丰富了精神层面又提高了精神境界,既丰富了传统道德的内涵又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大大拓展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手机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转“危”为“机”之道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他更强调应积极履行职责,培育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土壤,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5]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大德育”指导方针,实施德育一体化工程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到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系列文件,为新形势下改进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强调要突出育人本色,回归教育本质。为此,要强化德育一体化建设,旗帜鲜明地提倡“大德育”。要突出“一体化”,建设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新格局。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学科育人、全方位育人。

  课程教学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培养良好品行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

  手机网络德育课程要辩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可变”的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正确认识手机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新媒介新载体的“势不可挡”,持续加强师生双方的网络意识、网络行为、网络规则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变”的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要坚持“内容为王”不动摇,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制度为抓手,构建“网格化”保障体系

  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不可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绝对禁止,也不能完全相信放任自流,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堵疏结合”形成学校各部门、各任职教师立体监督网。

  一是要落实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明确学生在校期间手机使用条件、时间、内容;通过家校通、家长微信群、德育管理群、学校网站等网络平台提高中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利用主题班会、平常课堂教学严肃课堂和考试纪律,加强诚信教育,培育良好学习环境。

  二是要制定全员导师制。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的教学理念,借鉴“网格化”管理方法,鼓励所有任课教师除了担任正常的课程教学之外,还要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持续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心理问题、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管理,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将学生置于班主任、人生导师的双重“网格”中,防止任何学生因学习或者心理问题掉队而产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

  (三)培育课外兴趣增长点,积极弘扬网络正能量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手抓,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将思想道德建设融于新课程改革全过程。利用好主题班会、假期研学、重要节日等节点,开展以手机为主题的课堂讨论辩论、调查研究、网络缅怀先烈等活动,既要正面引导学生科学文明使用网络,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又要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游戏、色情等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要积极开展校园社团活动,培育学生课余生活兴趣点,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挖掘学生特长,开设多种艺术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依法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让学生对手机网络有客观的认识,自觉抵制不良上网行为,提高道德免疫力。

  (四)利用好校内外组织,发挥好手机媒体的德育引领作用

  借助于共青团、学生会等校园组织的公众号、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可以即时推送以德育为主题的微语录、微视频,创建微社团,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使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引导在校团员和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学校还要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家校联手,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合作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7]引导家长掌握孩子的网上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2018-03-05.

  [3]叶素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丽江学院学报,2012,(4).

  [4]赵雅文.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及对策[J].新闻界,2004,(6).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Z].2016—05—23.

  [7]曹瑞,孟四清,麦清.中学生德育环境状况的基本判断与建议——基于2011年全国中学生德育环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2).


标签:思想政治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