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政治认同的理论分析

阅读:1690 次 作者: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7-10 14:52:1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政治认同是通过政治认同主体与政治认同客体的互动而形成的。它既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有助于我们建立有序的政治生活,更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政治体系。因此,分析政治认同的相关理论,能够使我们科学地认识并解决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认同问题,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对此,我们将对政治认同的概念、内容、特征、功能等方面进行界定与分析。

  1.1政治认同的概念。

  对政治认同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并且早期的西方学者基本上是从政治文化这一角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亚里士多德提到:"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1]

  这种"意愿"就是政治认同。最早对政治认同做出概念界定的是罗森堡姆。罗森堡姆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这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2]

  随后,阿尔蒙德在借鉴罗森堡姆观点的基础上,在其著作《比较政治系统:体系、过程和政策》中提到,政治认同体现了公民对于政治的态度。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政治认同意识、政治认同感等相关问题。

  公民政治认同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我国学者关于政治认同概念的研究形成了四种观点:观点一是归属论。强调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3]这一概念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

  国内学者吕元礼教授、马振清教授都认同这一观点。这一概念的特点主要是指出了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主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以及对政治体系的情感与态度,进而产生对其所处的政治共同体的归属感,但缺点在于没有指出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观点二是行为论。

  以李素华为代表,指出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政治体系中执政的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和同意,并且自觉地以该政治权力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4].李素华的观点强调了政治认同的作用,即对公民政治行为的规范作用。显露出了政治认同的规范功能。观点三是实践论。方旭光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关系的反映,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支持行为,它不仅仅是人的心理感觉或意识,而是认同主体围绕着一定利益诉求而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属于政治实践范畴,是作为认同主体的社会成员与作为认同客体的政治体系之间的双向互动"[5].这种界定从政治主体的角度来说,指出了政治认同是主体围绕一定的利益诉求而产生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同时也指明了政治认同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物。观点四是反映论。这种观点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认识,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认可、赞同和确信,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维护、参与和促进政治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6].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薛中国。反映论指出了政治认同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形成政治认知,并且反映出对所处的政治体系产生认可、赞同与依赖的感情,进而形成一种思维意识。公民在这种思维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维护政治体系的运行,进而形成公民政治认同。

  本文认为,政治认同既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个人的政治身份和所处的政治体系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的认识与评价,进而自觉地维护该政治体系的心理活动,也是指政治主体在某种利益需求和价值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该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政治认同的主体。产生政治认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就是政治认同主体。没有政治认同主体这一要素,就不会产生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产生后也仍然需要政治认同主体对它进行维持和促进它的发展。因此,政治认同的形成必须先具备政治认同主体这一条件。抽象地说,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处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人".将其具体化政治认同的主体就是处于一定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在现代社会,公民主动地介入政治发展过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政治认同也由此产生。因此可以说,公民是政治认同的唯一主体。注意,这里提及的公民,不仅仅指公民个体,还指公民群体,如政党、社会组织、各利益集团等。

  第二,政治认同的客体。政治认同主体的认同对象就是政治认同的客体。政治认同的客体包含两个方面的认同。首先是自我认同。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任何人都要归属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并在共同体中扮演某种政治角色,发挥某种政治作用,并在与共同体的互动中实现其价值。为此,王沪宁曾提到,"政治自我意味着政治共同体成员确定了这样一个结构:(一)政治依属和政治忠诚,对某个政府、政党、阶级、社会、政治系统的关系的特殊意识;(二)关于政治体系的专门知识和感情;(三)对政治活动的明确的观念。"[7]

  其次是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我们深知,各种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与支持,表明着社会成员对所属的政治体系的情感是否深厚,态度是否明确。如今政治认同主要体现为公民对国家、社会制度、执政党和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三,政治认同是集主观与客观为一体的活动。首先,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主体在参与政治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观活动,这种主观活动也是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公民对所处政治体系进行认知,从而形成的一种自觉维护该政治体系的心理。其次,政治认同还是一种客观的政治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出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与价值需求能动地参与政治过程,从而实现其利益和价值。另一方面,政治体系根据政治认同主体的反馈进行适当地调整,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深层次的政治认同,从而推动政治的发展。

  1.2政治认同的内容。

  从本质上来说,公民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所处政治体系的认可与支持。这种认可与支持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社会制度、执政党和主导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同。

  1.2.1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一国的公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对国家的归属感以及对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构成要素的理解与支持。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中一种最基本的认同。国家认同功能在于保障国家存在与发展。公民只有在认同自己属于该国家一员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对该国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这种归属感和使命感能变成一种号召力量,促使公民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同时,国家也会通过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宣传,使每个成员和集团认为自己是国家这个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从而将社会整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需要通过国家认同的加强来凝聚民众,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凝聚力,从而使我们正确地应对公民政治认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2.2社会制度认同。

  社会制度认同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另一重要方面。社会制度认同指公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规范体系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并从内心形成一种信任和支持。社会的制度一旦得到了公民的认同,公民就能够自觉地规范政治行为,按照制度规范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也就能够实现稳定发展。相反,社会的制度如果得不到公民的认同,那么社会的制度体系就会形同虚设,社会就容易出现混乱。正如美国政治学家F?J?古德诺所说:"一种行为准则,即一种国家意志的表达,如果得不到执行,实际上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纸空文。"[8].

  社会制度认同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首先,对社会制度的认同能使一国成员坚持国家的道路选择,坚持该国执政党的领导,坚持该国的主流政治思想来引领国家的政治建设。其次,对社会制度的认同能够坚定民众的信念,凝聚民众的力量。激发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人民的创新精神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之中。再次,对社会制度的认同能够增强公民政治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人们对该国社会制度的是否赞成,成为一国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标志。

  也就是说,公民对于社会制度越是表示认同,该国的政治合法性就越稳固。

  1.2.3执政党认同。

  在西方而言,执政党认同主要是指民众"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感"[9].这是一种对于政党的心理倾向。因此,执政党认同就是处于一国政治体系中的公民对于该国执政党在情感上产生忠诚感的心理倾向。

  执政党认同对于一国政治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首先,执政党认同能够增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从而增强执政的合法性,降低执政过程中的风险。因为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执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它执政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人民赞同与服从的感情基础之上。以前苏联为例,前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丢失的原因在于前苏联人民对执政党表示不认同,导致前苏联共产党失去了群众基础;其次,执政党认同能够提高执政的有效性。李普塞特指出:"有效性是指实际的行动,即在大多数居民和大企业或武装力量这类有力量的团体看政府的基本功能时,政治系统满足这种功能的程度。"[10]

  这就告诉我们,执政合法性和有效性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获得执政合法性才有可能推动执政有效性的实现,而执政有效性又会增强执政合法性。因此,执政党需要通过提高党员政治道德、建立合理的执政程序、提高政治绩效等途径增强公民对执政党的认同。

  1.2.4主导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11].由此可知,意识形态并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并存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在众多意识形态中处于主导地位,一般即是社会的统治者所倡导的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认同作为精神力量,是国家整合公民思想的重要手段,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又一重要内容。

  对一个国家而言,公民对国家统治、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的认可与支持,也就是国家权威的树立,主要就是通过与该社会制度相对应的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来实现的。主导意识形态能够影响公民的政治判断、政治选择以及政治行为。既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体系获得政治认同的保证。主导意识形态能够引导、促进该社会政治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公民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

  只有掌握政治认同的具体内容,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公民政治认同在网络化时代发展与变化,机遇与挑战,以便我们进一步地加强公民政治认同在网络化时代的建设。

  1.3政治认同的特征。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政治认同既是主体对客体的认同的过程,也是客体根据主体的反馈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政治认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3.1心理性。

  政治认同心理性是指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公民对所处的政治体系进行认知,认可,接纳,内化,并产生自觉地去维护该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政治认同作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首先表现在公民主体对所处的政治体系这一客体产生一种能动的认识,这一表现具有鲜明的心理性。这种心理性对政治认同的作用表现在它指导公民的政治行为,通过培养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来增加政治系统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所以,任何一种政治系统想要正常、高效运行,必须重视、强化政治心理的作用,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同时满足人们的要求。

  1.3.2层次性。

  由于政治认同的构成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的特点,因而决定了无论是政治认同主体、政治认同客体以及政治认同程度,均表现出层次性特征。主体层次性特征是指主体身份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普通群众等不同的身份。

  政治认同客体层次性主要是指政治认同是对国家、对社会制度、对执政党、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等等;政治认同程度的层次性主要是指政治认同的程度出现一定的差别,如积极主动的认同或是消极被动的认同等。因此,把握政治认同的层次性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利推进公民的政治认同建设。

  1.3.3实践性。

  政治认同作为一种政治活动,不仅仅是公民的一种心理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性特征是指政治认同是在某种主观意识的指导下产生的客观活动。马克思曾经说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政治认同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现代政治是一种参与式政治,公民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体系产生相应的评价与影响,推动政治体系做出相应的改变;公民又会根据政治体系做出的改变对其进行重新的评价,进而巩固、加深了政治认同。因此可以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

  1.3.4发展性。

  政治认同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形成,因而它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恰如吉登斯所言,"认同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点的过程。"[13]政治认同的发展性表现为:同步的变化与不同步的变化两种类型。同步的变化是指政治认同的主体对于政治认同的某一客体认同的深度与强度同时加强;不同步的变化是指认同的主体对某一认同客体表现出消极认同或者不认同,使认同客体为适应主体而发生变化,同时新的客体又与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发展。我们应更加重视政治认同的不同步的变化,使政治体系及时地作出调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推动政治认同的有序发展。

  1.4政治认同的功能。

  政治认同的功能是指政治认同对政治体系发挥的效能,决定了政治体系的延续与否。因此,政治认同对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巨大的功能。

  1.4.1政治认同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基础。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是指多个民族共同认同这一个国家,安定统一地生活在这个国家之中,即体现包容性又具有凝聚力。如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如何促进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

  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完成。政治认同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首先,政治认同能够凝聚社会的各界力量,是实现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力量之源;其次,政治认同能够培养公民健全的政治人格,确保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获得延续;最后,政治认同能够塑造公民高度的信任感,加强了公民对于政治系统、政治运作等的支持、信任与服从,从而为多民族国家获得统一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政治认同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基础。

  1.4.2政治认同是奠定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关键。

  "合法性意指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14].合法性问题涉及为何有人掌权,为何有人甘愿服从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卢梭指出:"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力,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强力并不构成权力,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15].而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将强力与服从合法化,取得其合法性。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指执政党有制定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利以及其执政体系的存在与发展获得该国公民的认同。表明了政治认同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关键。

  任何一个执政党,只有获得了公民的认同与支持,其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顺利实施,只有获得了公民的热爱与忠诚,执政党才能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首先要关注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实现和利益需求的满足,以获得社会成员的基本的认同;其次,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公民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满足公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需求,以期不断巩固公民的认同,不断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所以,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关键,也是执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执政党执政的结果。

  1.4.3政治认同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前提。

  "政治稳定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将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控制在一定秩序之内。"[16].政治稳定的实现首先要求公民对政治形成统一的认同,即是说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前提,它能够及时反映出政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出一种对政治的内在支持。政治认同使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形成对所处的政治体系的评价,政治体系根据公民的评价或继续或调整,从而保证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保证政治体系平稳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与公民政治认同程度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公民只有认同其所处的政治体系,才会激发公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才会对社会政治的运行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拥护与支持,从而增加政治稳定的系数。如维尔所言:"对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依附感,向来是人们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采取政治行动的一种强大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把他自己同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致在那个范围以外他的生活就失去任何真正的意义,那么,他就已经准备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那些利益"[17]政治体系唯有获得公民的认同,才能保证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如果得不到公民的认同,那则难保生机。

  1.4.4政治认同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在2004年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以"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为目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多种理念与制度的支撑,而理念与制度的实施与运行主要靠公民的认同。因此政治认同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政治认同的动力功能就体现在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凝聚力与感染力,号召全体公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另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又将大大增加公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这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标签:思想政治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