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网络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双重影响

阅读:1144 次 作者: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7-10 14:51:3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1994年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网络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的进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我国人民的网络应用规模不断地扩大,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政治认同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1网络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自我国进入网络化时代以来,网络化便给公民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公民认同方面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1.1网络技术的推广拓展了公民政治认同的途径。

  政治认同的途径推动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任何的政治信息想要传送到公民的耳中,必须通过一系列传播途径的帮助。在认同途径方面,网络化时代到来之前公民对政治的认同途径主要是传统媒介的单向输出、学校的面对面教育或与社会群体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传统的认同途径为公民获取所需的政治信息提供了渠道。但是,这种认同途径的缺点在于:一是政治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公民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二是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只适合特定的受教育群体。三是认同主体接受信息比较被动同时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为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提供了新途径。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可以使人产生新的感知习惯".[18]

  网络媒介作为最新型的媒介带来的信息来源更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公民获取政治信息更加便捷。而政治信息则是公民形成政治观点、做出政治评定,形成政治认同并进一步外化为政治行为的重要依据。网络技术实现了将大量的政治信息传递给公民,公民在进行信息的接受与评价、内化之后,形成自身的政治认同。同时,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社会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主动性增强,网络可以主动、实时地"向人们提供、宣传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教育,成为个体社会化的强有力执行者"[19].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公民政治认同的途径。

  2.1.2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营造了公民政治认同的氛围。

  公民政治文化与政治认同存在高度的契合。阿尔蒙德提到:"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20]

  由此可以推出,政治文化提供了产生公民政治认同的心理要素,公民政治认同是政治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网络政治文化也随之产生。"网络政治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依托,存在于网络之中,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人类对自身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思维方式的反思,是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政治现象有关的精神现象的总和。"[21]

  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政治现象;物质载体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内容包括网络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思维、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网络政治文化来源于现实社会,是政治文化在网络世界的发展与延续,对包括公民政治认同在内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网络政治文化如何营造公民政治认同的氛围,具体表现在:首先,网络政治文化增加了公民的政治信息量。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将现实社会中的政治信息全部置于网络社会中,而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使得不计其数的政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网络政治文化以其信息含量大、更新速度快、获取信息便捷的特点使人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之网络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可视性强,缩短了人们吸收信息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公民政治认同的信息基础。其次,网络政治文化推动了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网络这一载体赋予了网络政治文化新的特点--交互式沟通。通过网络把政治信息传递给网民的同时,网民也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发表见解,也可以与其他网民进行网络交流与探讨,显示出了政治认同主体的主动性,同时,这种主动性作用的发挥使网民形成了对所处政治系统的情感与态度,进而对政治系统进行价值判断,并在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主流网络政治文化的引导下,形成自身的政治认同。

  2.1.3公民网络参与的增强加深了公民政治认同的程度。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政权系统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22]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形成深刻的政治认同。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与政治体系发生良性的互动,推动自身利益的满足,从而形成政治认同。网络参与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的参与方式。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工具,网络政治参与与一般的政治参与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低成本、跨地域、省时间。网络政治参与的独特性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从而加强政治认同的程度。

  "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总网民数的85.8%.我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3.7小时。即时通信是我国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最高的,90.6%网民在使用即时通信;其次是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占比80%."[23]这为公民实现广泛的网络参与提供了保障。

  网络参与之所以能够加深公民政治认同的程度,原因在于:一方面,公民能够在网络社会中广泛行使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公民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论坛、微博、贴吧等掌握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又发表自身的见解与需求;另一方面,公民能够在网络参与中发挥监督权。既在参与中监督政府政策实施过程,又在参与中为政府了解民意开通了渠道,政府可以根据网民的反应及时地调整、制定各种政策,促使政府的决策趋向科学化与合理化,进一步增加公民的政治认同程度。

  2.2网络化对公民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网络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政治认同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公民政治认同的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

  2.2.1"网络数字鸿沟"造成公民的政治认同的差距。

  "网络数字鸿沟"又称"网络信息鸿沟",是指信息获取的便捷者与困难者之间的差距。"网络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经济条件的差别。并非人人都能使用互联网。要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必须具备购买相应配置的经济能力。其次,是文化程度与计算机技术的差别。接受较少的相关教育的公民也无法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为1.78亿。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数据明显显示了我国大多数在农村生活的人无法接触到互联网。因此,经济条件与文化素质的差别造成了公民接收政治信息量的差别,进而就影响到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

  网络数字鸿沟使得公民政治认同存在差距。首先,权利的不均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第19条第2项明确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网络环境中也应如此。每个人都有权享受网络信息,从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并在网络世界中发表自己的言论与看法。而"网络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部分人无法享有这种权力。其次,机会的不公平。"网络数字鸿沟"是政治认同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不平等的体现。

  网民与非网民在政治信息的占有量与使用率上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政治认同程度的差异。再次,参与的不均衡。网络社会的资源广、开放性强、自由度高的特征,为网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非网民却无法参与到网络热议中。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经济条件好、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则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在网络世界中遨游,尽情享有网络带来的便利;经济条件差、接受教育较少的人则无法参与到网络社会中去。公民要达成一致的政治认同,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减少身份差别、平等地享受接触网络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2.2非理性的网络参与导致公民的政治认同的波动。

  非理性的网络参与是指网民以自我思想或个人情绪为中心,借助于网络这一公众平台,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主要是表达自身对现实的不满,宣泄自身极端的情绪,对社会事件在网络上随意发泄、盲目跟风,是一种带有个人色彩的参与行为,缺乏理性客观的分析。非理性网络参与对公民政治认同存在削弱作用。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所产生的"互联网去抑制性效应"则是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非理性政治参与导致极端化的网络暴民出现,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冲击表现在:

  第一,网络就像是一个"化装舞会",参加"舞会"的人通过使用网络昵称、网络头像等方式隐藏了现实的自己,其行为也会因"化妆"而变得无所顾忌。网络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性,因而网络社会的成员也具有虚拟性的身份。这种虚拟性身份容易使网民在参与讨论、发表言论时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而忽略了事情真实的一面。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心。除此以外,网络社会自身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缺少完全的掌控者与管理者,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公民可以肆意的发表言论,各种网络信息包括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散布于网络空间中,加剧了非理性网络参与的形成。而网络的使用者数量之大,网络观点之多,网络管理之难,又使各种观点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最后的结论,又可能导致网络暴民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正如"如果网络民意为非理性力量所驱使,那么它非但不能承担起形成理性民意的重任,反而会助长社会偏激、盲目和人性,甚至受少数人利用而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23].

  第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非理性的网络参与中也有所体现。这一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提出的,意思是指"人们面对一项公共议题和判断公共舆论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果觉得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24].这在网络参与中的体现为极端分子掌握话语权,强迫沉默者认同,在网络空间中,这种非理性的交流便显示出暴力倾向,导致公民政治认同产生波动。

  2.2.3虚假网络信息的传播引起公民的政治认同的降低。

  埃瑟·戴森说:"数字化世界是一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25]

  网络带来充足的政治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信息的真假难辨,增大了政治信息的管理难度,对公民的政治认同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网络虚假信息的产生以及对政治认同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利益的驱动。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媒体也逐渐占据媒体的主导地位。网络媒体的运行采取商业化的运作形式,网络论坛或网络消息,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来获得效益,往往充斥各种模棱两可的消息吸引人点击。混淆了认同主体的思维,造成模糊的政治认同。第二,个人或少数人观点极端化。网络的自由性与虚拟性,使部分人在网络中进行大规模的虚假信息轰炸,以引起社会激烈言论甚至社会恐慌。例如2014年3月4日下午,许某多次通过互联网论坛、网络群发帖,编造、传播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称"昆明大屠杀暴徒系武警战士"等,故意制造谣言,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扰乱了社会秩序。如果纵容这种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将变成一个歪曲真理的得方,更多的网民将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使人们降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感,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发展。


标签:思想政治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