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建构良性网络文学批评论纲

阅读:833 次 作者:孙书文 来源:《百家评论》 发布日期:2019-11-16 09:37:30
基本介绍: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图景,激发了众多领域的巨变。文艺与网络联姻,催生了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格局与体势,也激发了数量巨大、样式各异的网络文艺批评,对已有文艺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改变了先前的文艺批评的观念、对象、主体和标准。网络文艺批评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但对网络文艺批评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关研究落后于网络文艺批评实践的进程,更落后于网络文艺实践的进程;对网络文艺批评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还需深化;网络文艺批评话语体系亟需建立等等。出现以上状况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研究重视文艺理论、文艺作品、文艺创作主体的研究,而把文艺批评当作文艺生产的附庸,对文艺批评的研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二,网络文艺批评作为新生事物,还未产生广泛的效益,因而未引起充分关注。研究者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注意到了网络文艺批评,欧阳友权、黄鸣奋等学者在其论著中就网络文艺批评的特征、优势、问题等进行论述。就总体来看,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亟待建构。立足于互联网思维对文艺批评加以研究,建构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才能推进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创作出“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①

  一、互联网与文艺批评变革:网络文艺批评的本体理论建构

  网络文艺批评本体研究建构是要解决网络文学批评是什么的问题,是网络文艺批评对象建构、主体建构、标准建构、价值建构的基础,核心是什么是网络文艺批评和网络文艺批评是什么的问题,前者注重本性的界定,后者重视特征的分析。

  网络文艺批评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种是从网络作为载体发挥着单纯传达作用的意义上来说,网络文艺批评是指网络上传播的学术期刊杂志、报纸上发表的文艺评论文章;另外一种则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说,文艺批评是在网络上产生、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在这类批评上面网络环境下文艺批评的特质的集中体现,也可称为狭义上的网络文艺批评。在这里所指的是狭义上的网络文艺批评。

  就现状看,网络文艺批评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实时在线与网络文艺批评的自发性。网络文艺批评是“在线性”的文艺批评,从十几年前的BBS留言板到现在的“弹幕”,外观呈现虽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了越来越强烈的在线性特征。法国的文学批评家蒂博代从批评主体的角度将批评分为“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他认为“自发的批评是由公众来实施的,或者更正确地说,是由公众中的那一部分有修养的人和公众的直接代言人来实施的”。②实时在线触发了批评者的自觉,批评者自由、自然、潮流化地从事批评,使得网络文艺批评有鲜明的“自发的批评”的特征。

  (二)即时对话与网络文艺批评的交互性。对话,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是对人与世界交互性的阐述。二十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其《我与你》《人与人》等著作中深入论述了其对话哲学,提出人不能仅仅把“它”特别是他人作为客体,而必须把他人看作与你“相遇”,与你平等相处的存在,是一个同时栖身于“你”之世界的存在;“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这种观念在网络世界里显现得格外突出。网络文艺批评进展的全过程,贯穿着“对话”精神。网络文艺批评是批评者、创作者与众多的文艺接受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基于网民大众各不相同的特殊体验,各种体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没有边界的茶合聚合、沙龙闲聊,有利于深化对文艺作品的分析。

  (三)“微”理念与网络文艺批评的“轻逸”化。“微”是互联网空间中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蕴含着简化精致和个性的特征。网络文艺批评往往简短精练,三言两语,甚至凝缩为几个简单的表情符号。批评家卡尔维诺在《论轻逸》一文中为“轻”张本,认为“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陷。在文中,他专门论及了计算机科学,指出软件只能够通过沉重的硬件来发挥它轻捷的功能,然而,到底还是软件发出指令,影响着外在世界和机械,机械只作为软件的功能实现物而存在,没有向人类展现车床轰鸣和钢水奔流这类惊心动魄的形象,而是提供以电子脉冲形式沿着线路流动的信息流的“点滴”,钢铁机械依然存在,但是必须遵从毫无重量的点滴的指令。这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隐喻。柏修斯因为穿了长有翅膀的鞋能够飞翔变得“轻”才成为唯一能够砍掉美杜萨的头颅的人,许多“轻逸”的网络文艺批评也能仅用寥寥数语便切中肯綮。

  (四)感官盛宴与网络文艺批评的展示性。互联网极大开拓了网民的感官空间,网络空间所形成的拟态环境着力要给予接受者强烈的类感官冲击。网络文艺批评重视接受者的感官体验,批评者对批评题目、语言形式、甚至个人网名等方面的刺激性极为重视,格外追求“先声夺人”的出奇效果,使之成为批评者展示自我风采、赢得网络人气的利器。批评者追求率性表达,有时会故意彰显、夸张与传统文学批评、精英文学批评的断裂,张扬反叛性和非继承性。

  二、文本与批评者的双向交流:网络文艺批评对象理论建构

  关于文艺的批评对象,在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变革,在文艺文本、文艺创作者、文艺接受者之间转换,引发了英美新批评、接受美学、阐释学等变革,这些变革基于哲学观点的变化,一次次地改变着文艺批评对象的面貌。在网络空间,文艺的批评对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内容扩大化、位置边缘化的趋势。

  文艺内涵的增容与网络文艺批评对象的开放性建构。人们对“网络文艺是什么”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网络空间中,传统意义上的文艺与非文艺界限越来越模糊,此前被视作非文艺的许多质素也已逐渐成为网络文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语境下,文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受到格外的重视,突出表现为网络文艺媒体研究的分量增加。费瑟斯通曾言:“如果对媒介的本质及其运作方式缺乏理论理解,那么人们在理解当今社会、文化及经济形式时就会愈觉其困难。”③这一判断,在网络时代更为突显。数字化媒介、电脑互联网媒介、手机等移动互联媒介,形成了超文本、超链接等文艺文本形态,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元素。此外,基于互动性的发展,对批评者的再批评,构成网络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情形,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需要从更具时代性、开放性的角度来建构网络文艺批评的对象空间。

  “没有重量的空间”与网络文艺批评对象的平等性建构。有学者将网络世界称之为“没有重量的空间”:“物理世界是一个有重量的世界。一块石头、一张桌子或者一幢房子之所以各安其位,即是因为它们的重量。重量已经是这个世界秩序的一部分:重量的差异决定了位置的高低上下。人们无法看到一座纪念碑矗立在一个鞋盒之上——后者承受不了前者的重量。通常,重量与体积成正比。工业社会诞生了许多雄伟的巨型景观。摩天大楼、巨轮、疾驰的火车、钢铁与水泥混合的桥梁,这些巨型景观的吨位是惊人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工业社会是一个制造重量的社会。然而,进入网络空间之后,一切景观都迅即化为没有重量的比特。比特可以复制,移动,或者远程传送,就是没有重量。活动于网络空间的人物也仅仅是一些没有身体重量的比特。因为没有身体——面容、四肢、骨骼、血肉之躯——的到场,种种个人信息失去了认证的可能。”④在网络空间中,奉行众生平等的法则,网络文艺作品呈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多元性,层次性、等级性相应减弱。与此相应,网络文艺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个性的喜好与“同好”的圈子意识,文艺批评对象具有非经典化、非重大内容化和戏化的特征,需要从宽容、平等的角度来建构网络文艺批评的对象空间。

  批评者在批评实践中对文本的再建构、再创造。依接受美学的观点,文艺活动整体构成包含了创作者与批评者两个方面,批评者推动了文艺文本到文艺作品的转变,文艺作品历时性的丰富性、多样性得益于文艺批评。以自由、平等、对话为突出特征的互联网,突显了文艺批评的双向建构特点,网络文艺的对象是批评者在批评实践中对文本的再建构物、再创造物,这其中包含着知、情、意、形象、意象、物象、想象、联想、思维等丰富的心理活动。网络文艺批评的对象,不是文本、创作者、或世界几者中的哪一方,而是文艺作品在批评者那里的主观化变形形态。

  三、网络文艺批评主体理论建构

  传统的文艺批评者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在一定意义上仅归属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存在明显的远离大众的倾向。网络文艺批评拉近了文艺批评与大众的距离,具有鲜明的民间化特色。这种特色为当下文艺批评主体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质素。

  (一)批评主体身份的自由与网络文艺批评独立品格的建构。自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富诱惑力的问题之一,同时又是一个人言言殊的复杂的问题,正如黑格尔所说:“一般所谓‘自由’这个名词,本身还是一个不确定的、笼统含混的名词,并且它虽然代表至高无上的成就,但也可以引起无限的误解、混淆、错误,并且造成一切想象得到的越轨行动。”⑤虚拟的网络空间极大改变了人的自由空间以及对自由的观念,信息的选择接受更为自由,自由选择的个体欲望表达更为充分。自由也是网络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虽然说网络自由依然不可能人为的自由限制,并且不断出现异化现象,但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批评主体的身份自由。网络文艺批评没有专业的限制,突破了学科的疆域。网络文艺批评者用网名、昵称发表自己的观点,一串串妙笔生花的昵称完全成为一个个发言者的代名词,完全成为了发言者的符号代码。这种自由身份,有利于批评者摘下面具、脱去伪装,张扬真切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感受,彰显批评者的独立品格。

  (二)批评主体的非中心化与网络文艺批评主体的深度建构。网络文艺批评主体,对“经典”采取一种调侃和嘲讽的态度,对待神圣、主流采取有意、无意的不理会的态度。批评者按照自己的文化兴趣、审美趣味来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突显民间化、个人化的批评立场。有学者认为:“网络批评固然也研究作品,或者说仍然以作品研究为主要对象,但是,它们也把‘批评’的触角扩大到很多与作家、作品没有什么关系的方面,例如作者的婚恋、作者的家庭、作者的爱好、作者的故乡,甚至作者长相、照片,衣着、癖好以及各种趣闻逸事。总之,只要批评者本人觉得有趣味,他尽可以把许多在传统批评看来与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没有关系的因素纳入到文学批评中来;而且,这多而杂的因素的纳入,并非是作家、作品的‘外缘’性的研究,至少从传统批评的眼光看来,它们属于‘无缘’研究了。”⑥兴趣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会强化批评者的敏感度与意志力,因而批评主体的非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助推网络批评的深刻性。

  (三)批评主体的狂欢化言说与网络文艺批评主体的伦理建构。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中提出:“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受制于对应于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其基本特征是主体瓦解、雅俗交融、意识形态淡化、学科分野模糊、杂拼以及精神分裂。”⑦网络文艺批评者像戴着面具在大街上的舞者,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激情,呈现出“众生喧哗”的场面。这种情形也造成了批评主体责任承担的缺失,文艺批评的社会责任被有意回避,甚至会无意中挑战社会伦理的底线。现代性意义的自由是权利与义务在社会交换意义上对等的自由,是卢梭意义上的相对自由。在网络空间中,后现代性意义上的自由,是个性的自由,是不可交换的自由,即伯伦和施特劳斯意义上的绝对自由。网络文艺批评主体的伦理建构,建立在两种自由的区分基础之上,在网络文艺批评领域形成现实世界的规则与虚拟世界的规则的转换机制。

  四、网络文艺批评标准建构

  基于不同的时代状况、时代需求,中国当代文艺批评标准几经嬗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标准”受到质疑,但“标准”又是文艺批评绕不开的问题。网络文艺的批评标准,与批评对象的艺术承诺、创作实践、读者期待相匹配。在网络文艺批评标准的建构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网络文艺的丰富性与网络文艺批评标准建构的复杂性。网络文艺在作品数量、艺术形态上都呈现为极端丰富性的特征,既有传统文艺形式在网络的平台上的数字化成长,如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戏剧等等,也有的是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在传统文艺世界中所没有的新的网络形态的衍生,如网络游戏、博客、微博等等。文艺批评标准的建构与时代经济的状况、文化学术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与时代关于社会的评价标准、人的评价标准具有深层的一致性。网络时代的复杂性,决定了网络文艺批评标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二)基于快感基础上的审美体验与网络文艺批评的“真实性”建构。网络文艺最为常见的艺术承诺与接受期待,是为读者提供快感体验。快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基于快感基础上的审美体验,是网络文艺的基础性特征。传统批评“真实性”标准,需加入快感审美体验的因素。

  (三)类型化文艺创作与网络文艺批评的“独创性”建构。网络文艺具有类型化的面貌,但具深远影响的网络文艺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类型化并非创作的目的,培育、滋养想象力与创造性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诉求。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不断滋生的状况下,独创性比之于传统文艺批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四)突出的技术特性与网络文艺批评的技术美学标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是将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数制计算技术与物理电子脉冲进行结合,从而实现电子脉冲与数字信号之间的光速转换,实现了能量与信息之间的无缝转换。网络世界的数字化本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电脑网络世界的接触方式和感知方式。网络文艺生长于网络空间之中,从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到哲学观念,都有着鲜明的技术性特征。网络是阻碍、亦或助力了网络文艺的发展,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毋庸置疑网络改变了文艺,正如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断言的“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⑧。网络文艺批评不能忽视、漠视这种技术性特征,须建构基于技术特征的审美标准。

  五、网络文艺批评价值建构

  网络文艺批评作为一种文艺现象,是一种新的批评范式,它不仅在文艺观念、文艺批评方法、文艺批评心理机制等各方面产生了影响,更是一种文艺内在品格的变革,网络文艺批评对于当下整个文艺批评生态的建构有着积极作用。在价值领域,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建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网络文艺批评发展与“接地”、“及物”批评的建构。当前的文艺批评遭遇到种种批评,其中“不接地”“不及物”、不能揭示文艺作品的优劣、沉湎于理论的自物循环,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文艺批评直面作品,与文艺现实“短兵相接”,更加突显“批评”的特质。彰显这种特质,是建构良性网络文艺批评的应有之义。

  (二)网络文艺批评与文艺批评引领公共话语功能的重建。文艺批评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联动性,能产生巨大的思想和情感解放性力量,在引领社会思潮上具有优势。网络文艺批评立足于网络与中国当代新现实的结合,对当代社会问题与思想动向有着极强的敏感性,通过文艺作品分析,形成公共社会话题,积极发挥引领公共话语的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文艺批评话语权的转移与大众话语权的激发。传统的文艺批评是一种精英意识批评,文艺批评话语的权力掌握在少数精英知识分子手中。网络技术为大众批评话语搭建了一个技术平台,文艺批评话语权力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它变为了大众的一种话语权利。充分发挥网络文艺批评的大众化特征,可以极大促进文艺的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次。

  (四)互联网时代丰富的批评样式与文艺批评语体的革新。网络文艺批评改变了学院批评所使用的标准化学术语体,激活了具有鲜活的生命质感的随笔式批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意象化批评、点评式批评等样式批评,也获得了“网络化生存”。培植、张扬这些批评文体,可以修正当下文艺批评可读性不强、形式呆板等弊端,实现文艺批评整体的改观和新的增长。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曾言:“批评是人类心灵路上的指路牌,批评沿路种植了树篱,点燃了火把,批评披荆斩棘,开辟新路……批评移动了山岳,权威的、偏见的、死气沉沉的传统的山岳。”⑨文艺批评对文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网络文艺发速度惊人,数量堪称海量,艺术形态众多,受众数量巨大。同时,对网络文艺这种新兴艺术形态的质疑也从未中断,涉及的内容包括:整体质量偏低,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过分类型化,同质化突出,创造性弱化;接受者与创作者关系错位,拼凑、抄袭现象严重等等。在这一背景下,建构良性的网络文艺批评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

  ③[英]迈克·费瑟斯通:《无处不在的媒介》,张清民、陈晶晶译,《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④南帆:《没有重量的空间》,《电影艺术》2000年04期。

  ⑤[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⑥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⑦Frederiek Jameson.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eiety.Hal Fostered.The Anti-Aesthetic,Port Townsend:Bay Press,1983:214-223.

  ⑧[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页。

  ⑨[丹麦]勃兰兑期:《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册),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页。

  作者简介:孙书文,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签约文学评论家


标签:网络文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