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文学批评公信力有待重建

阅读:889 次 作者: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日期:2019-02-18 09:04:06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学资讯。

  

  近日,文学评论家鲁太光针对贾平凹《山本》写作及其背后评论界的集体捧场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当下汗牛充栋的文艺评论存在虚假繁荣,圈子化、重人脉等弊病在反噬着文学和年轻作家,而当下的文学范式、文学评论范式都到了需进行转换的时刻。

  近些年来,某些文学批评开始变味,不再是建设性意见的表达,而是与人情甚至金钱“联姻”的朋友圈点赞,文学批评沦为寄生于创作和生产、营销的私我附庸。专栏作家张魁兴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某位诗人为出版的一部诗集开作品研讨会,很多参会人员慷慨陈词,发表了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但其中有一位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写得不好,存在很多缺点,结果惹来主持人和诗人本人的不满。中午宴请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和这位不识相的评论家坐到一起,怕被归为同类。这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当今文学评论界存在的“怪现状”。

  文学批评是运用一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评断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文章,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一门科学,它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学创作。自上世纪早期新文化(4.540,0.00,0.00%)运动以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文学批评一直占据着艺术的高地,为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个别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和道德底线开始失守,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文学批评存在“缺少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不碍世情,不伤友情”的苍白浅薄,而“红包批评”、“人情批评”更是大行其道,沾污着这块原来干净的圣地。

  还有一种怪现象最近也异军突起,这就是被《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作家叶开所不齿的“新批评”。所谓的“新批评”,是一种“泼粪式”的、“谩骂式”的批评,在当今这样一个关注度也是生产力的时代里,以期博得眼球、赢得名利。如今,文学评论在“党同伐异”上泾渭分明,评论家也旗帜鲜明、各立山头,要么是拿红包的“吹捧家”,要么是博出位的“谩骂家”,上演着“文人相轻”或“文人相亲”的闹剧乃至丑剧。当这种“文字游戏”成为文学评论的“潜规则”时,文学评论连基本的公信力都没有了,还能有真正独立的文学评论吗?

  文学批评公信力到了必须重建的时候了。

  文学批评研究的客体是文学创作,近年来,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有着更加多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都给文学批评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空间。思精议宏,心平气静,立论有据,角度新颖,见解独立,高屋建瓴……这样的文学批评是我们真正所期待的。做文学评论是一种职业,得有职业道德。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要批评艺术,那么你在艺术上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马克思所指的教养,首先一个是道德规范,再一个是艺术素养。因此,只有当我们坚守住了这两点,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才能得到重建,我们将会看到具有可靠的、可信的、可参考的以及有建设意义的批评文字,由此,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才会呈现出一个良性循环的好趋势,并为当下文学创作注入蓬勃之生机。(记者 马朝虎)


标签:文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