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文化教育
  • 正文内容

《千与千寻》的文化教育隐喻和象征

阅读:1782 次 作者: 来源:语航谈音乐 发布日期:2019-08-20 11:12:34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化教育资讯。

  伟大作品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寻觅自身射影,进行自我观照。宫崎骏大师动画作品《千与千寻》在人物、美术、建筑、故事背景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日本文化的同时,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类自我的迷失、再次出发实现自我回归、文明价值冲突与融合等等,进行了深度思考,并通过故事的美好结局表达了向好期许。

  10岁主人公荻野千寻在随父母误入神灵居所后,来到汤婆婆的油屋,并在此工作。汤婆婆给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小“千”。故事里的小千拥有现在的名字之后,将会永久忘记自己过去的名字,而且将因此不能返回过去的世界。作品借助千与千寻这两个名字,反映了现实和神灵两个不同世界的区别和一定联系,同时将名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标签,隐喻人如果一旦迷失自我,则将处于危险的不复境地。由于作品表达了迷失和回归的主旨,因此表达这个隐喻的两个名字被用作影片的片名,这自然是有着鲜明指向的。

  坊宝宝是汤婆婆溺爱的产物。因为汤婆婆对他的百般宠爱,他已经意识到汤婆婆的软肋,因此可以以此来要挟汤婆婆,已达到自己小小的目的。而正是汤婆婆的宠爱,使他失去了成长的许多机遇。坊宝宝巨大的身体其实直接影射了我们身边有许多已经长大,但是精神上无法自立的人,他们没有社会交际能力,在中国式大家庭里幸福而脆弱的成长。

  所幸后来坊宝宝遇到了千寻,被千寻带去参加一场寻找钱婆婆的旅行,是的,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坊宝宝在这次旅行中真正地长大了,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有了自己的认识,宫崎骏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祝愿,他希望所有青少年时代受到这种溺爱的人,在成长历程中最终都能遇见生命中的贵人,让自己能够迅速醒悟和改变。宫崎骏是问题的提出者,也通过创作《千与千寻》来试图唤醒社会和家庭的正确认知,引导心灵拷问,参与问题解决。

  近年来巨婴事件愈演愈多,已经可以用现象来称唿。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我们多次发现类似情况,一个心智正常的儿童进入小学后,在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其拒绝正常学习的个人行为得到了祖辈的纵容甚至支持,隔代家长简单地用校外辅导机构代理一切家庭学习行为,导致儿童大量学习时间里只机械完成作业,不经历思维过程,并养成待哺习惯。这种待哺习惯延续到学校,即课堂上默默无为,低频参与思考、学习。

  长此以往,形成在校低效被动学习、在家待哺无思维参与的行为定势,最终形成后天智力障碍事实,造成后天智力障碍现象。另一类广为人知的巨婴现象是,中国式父母极度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除此之外的一切要么被父母完全忽略,要么由父母完全操办,由此形成了高学习水平、低生活经验、弱交际能力、劣思想品行的强烈反差,高分低能、精致利己主义、低龄化犯罪等层出不穷。不是每个巨婴都是幸运的坊宝宝,都能遇到自己的千寻,都有一场自我醒悟的旅行。《千与千寻》在对坊宝宝无限祝福的同时,也自然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对后辈成长的态度、技巧应当如何,这份有答案的试卷,也许却有人懒于照抄。

  无脸人是孤独、自卑、癫狂的代名词。现代城市中人越来越趋向于孤独和自我封闭,这种孤独并非追求个人自我发展进程中的曲高和寡,而是快节奏生活中每个人的无暇他顾叠加产生的城市综合症,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人类主要病状之一。现实中众多无脸人窥测别人的忙碌满以为大家都是幸福的,进而催化了孤独存在感走向心理自卑感。

  并且当这种自卑发展到极致之时,片中的无脸人会主观臆断一定会有一个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如“金豆”一般,使得人人屈服于自己,而使自己获得变态的愉悦。从脸部僵硬到不需要表情到用面具进行自我封闭,从交际用语简化到一个“额额”,到吞噬青蛙后言语自如的怪异现象,宫崎骏以极度夸张的笔法表达了孤独——自卑——癫狂这样的心理与外在表现,反映了人类快速发展进程中个体失陷的浮躁与茫然,缺乏自我定力遭遇多元价值观冲击后观念的扭曲。

  河神的药丸借助于千寻之手,能够使贪婪而变态的无脸男最终化去一身的污垢,跟随千寻完成拯救白龙之旅;但是,具有净化功能的药丸却无法拯救自我。这看似是一个没有理性逻辑关系的悖论。其实在片中,河神代表的是被破坏的自然,而自然的本能是与人和平共处,融合发展,因此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其实一直在帮助人类成长。但是,被人类极度索取、肆意破坏的自然此时已经失去了自我修复的功能。

  在油屋,河神以腐神面貌出现后,汤婆婆安排油屋唯一的人类——小千去伺候河神沐浴,既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为被人类破坏的大自然,也只有人类自己去完成救赎。所幸,虽然这样的工作极其肮脏不堪,但是小千凭借人类面临险境的坚毅、果敢、顽强的品格,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河神的赞誉和礼赠,赢得了神灵的尊敬和汤婆婆的态度的渐渐转变。中国式叙事结构“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日本文化中同样得到验证。

  而回顾日本上个世纪50年代水俣事件的发生,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牺牲了水俣人世代的幸福,事发十二年后日本政府才承认了事实的存在,而《千与千寻》在日本公开上映后的三年,事发近五十年后的2004年,部分受害百姓才最终胜诉获得赔偿。这无疑也是宫崎骏洞察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伤痛,以童话之笔擘画自然之殇、人类之过的敏锐视角和惊人笔力的体现。

  荻野父母带着千寻误入神灵居所后,他们不顾千寻的劝阻,未经允许偷吃神灵的美食,触犯神域戒律后被责罚变为猪豕,影片由此展开了千寻为拯救自己的父母而展开的一场救赎活动。这是影片最大的隐喻和象征,它揭示人类贪婪的本性,又歌颂千寻作为人类唯一的代言人,向命运所作出的不屈抗争。影片没有给予千寻征服敌人的七种武器,而是完整地展现了她的不谙世事、不够礼貌、恐惧、弱小,但是这一切掩盖不了拯救亲人的强烈欲望,在交错紧张、陌生、绝望、无助的历程里,从孤独前行到众人伸出援手,到感化汤婆婆,千寻不论是亲人(父母)、恩人(白龙)、路人(无脸人),都向他们毫无保留地展现了自己的纯良品质、坚定信念、不屈意志。

  只有纯真和善良,才能作为一股清澈的力量,荡涤心中的尘埃,去除思想的污垢,冲垮贪念的堤坝,走向坦荡而宽广的地平线,迎来生命原野的又一场茵茵的绿意。只有初心和本心,才能作为一道七彩的长虹,照彻虚幻的风景,映衬真实的生态,擦亮自然的本色,飞向辽远而深邃的天际,迎来生命长空又一泓盈盈的湛蓝。


标签:文化教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