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文学
  • 正文内容

陶耀文:擅书者当以文学为己任

阅读:2568 次 作者: 来源:兰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9-09-19 14:38:54
基本介绍:

  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虽无自然奇观、崇山峻岭,却自古以来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孕育了灿烂的人文。陶耀文就是会宁人,一位在这样传统气息浓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书法家。他以笔下墨香书写着内心世界的感悟,表达着一位文人的真挚情怀。

  “何谓人文?传文化基因,承文化惯性,塑人之德,育人之才,给人站立的钙质,给人梦想的正道,给人向上的尊严。”陶耀文告诉记者:“对艺术而言,书法是无形之象,是以抽象的造型来诠释具象之美的,其流动的线条奔放着生命的韵律。点如种子,张扬着破石的定力。捺似迎风的马尾,凝聚着不屈的骨气。撇像细雨中的竹叶,内存着盎然的能量。书法虽是个体的无声独白,却因黑白分明的立场令观者血脉偾张。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

  陶耀文是一位聪慧的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始于大智。因为,他在提笔临池前,思想就已经怒放成了艺术的花朵。他顿悟了书法的修为,过早地把笔墨的底蕴浸透到了文学的沃土上。

  “有人说,书法成为艺术是文人生活艺术化的产物,是中国古典文人生态和心态的集大成。”他感慨地说:“不错,书法是文人表达理想情怀和处世品性的载体,而营养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而绵延不绝的母体是文学。文学是萌芽书法艺术的根。纵观书法史,从汉代蔡邕到东晋王羲之,从唐代虞、褚、张、颜到宋代苏、黄、米、蔡,从明代徐渭、董其昌到清代郑板桥、吴昌硕等,都是精深的学问滋润了书法,是博大的文学涵养了笔墨。因此,擅书者当以文学为己任,方能修得正果。”

  陶耀文的明智恰是以文养气,给书法以焕然的生机。作为会宁娇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以诗的体量明志,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后结集出版了《影子是根》,成为了陇上诗界的精英。

  他的文字细腻,有质感,富有哲理,读来跌宕有力,如盛夏烈日下的麦粒一样敦厚,耐得住回味。打开灵感的栅栏,散文集《春天的羊》再次印证了他驾驭文字的功力。肩扛文学的大纛上路,他的艺术必然有原始的纯朴,有彻悟的激情,有果敢的思变。

  陶耀文认为:“境由心造,书如其人;形质如其人之貌,神采犹其人之性。正像晚清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踏进了文学的大门,走书法小道的陶耀文自然步履铿锵,淡定沉着。陶耀文的书法临了碑之厚重,习了帖之洒脱,取法乎上,糅合两者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朴拙书风。

  观他的书法作品,铁画银钩出自《礼器碑》。言不出口,气不盈息,在静默的创作中,他把汉隶的神采通过腕力发挥了出来,赋予了笔墨坚挺的灵动。同时,方正的《张迁碑》给了他稳健的取势,使得笔下的字如狮蹲虎踞。

  “陶耀文以农人的姿态进入书法领域,耕云种月,把每个字当种子,在尺方的纸面上守春望秋,不亢不卑。”甘肃省著名作家、评论家雁翎评价他说:“在帖上,初学颜柳,夯实了楷书基础;后习羲献、米董和八大,在行草上强势突破,再现了柔毫行进的飘逸,淋漓尽致地演示了书法作为线条造型艺术的极致。另外,他还在汉简中汲取养分,在篆意上苦练内功,神追古圣,心慕今贤,打通了五体壁垒,为自己的纸上艺术营造了保湿的墒情。这是大气象,因为墒情是农人的命脉。”

  陶耀文的书法,合乎自然之逸气,也是和其人相匹配的。其书以顔柳、二王为宗,又广采博收,对北碑、米芾等书法传统多有涉猎,深得其精髓;又广习当代学人张海、张继、于钟华、曹恩东等人,最终自出机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家风貌与特有的风神韵致。

  书法是抽象艺术,而非具象艺术。它是借点画达性情,显形象的。要用最简单的点画(线是其延伸)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当然很不容易;但陶耀文像很多优秀的书家一样,因其功力而很有魅力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书法,从点到线,自圆自足,自我俯仰,一笔落下,另笔映带,周流复始,循环不息,行笔虽断而气韵犹存,首尾顾盼,别出新意,从而形成一种美妙的风神气象,也成就了他自己揽月入怀般的精神气概和心鹜八极的情性意境。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说过:“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观世界艺术,只有中国书法独担此任,最为合适;而陶耀文以他的聪慧与勤奋演绎了这一美质,四体兼行,书论兼备。

  陶耀文的篆书,古朴沉静,内质刚涌,文辞娴雅,行笔俊健,体正势圆,品格不低;对称中有长短,均衡中求参差。

  他的隶书,气势雄伟,堂堂正正;字迹娟秀清丽,讲究蚕头燕尾与一波三折,恰如“雁展双翅”,舒张超逸,遒丽别致,秀美飞动。苍劲中不失隽秀,端庄中不失流畅,浑厚中不失飘逸,严肃中不失潇洒,一切都讲究轻重顿挫而富有变化。

  他的楷书结字灵秀,活趣弥漫;工整有致,楷中藏隶。

  而陶耀文的行书,则苍劲中有华滋,浓厚处有灵气,线条驰纵,笔墨飞动。

  总之,陶耀文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积淀的书法家,作品笔触中包含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他能在时下热闹的名利场里保持清醒的头脑,静下心来,潜心于浩瀚的传统经典,在精神的线条上旅游,熔铸金石,博涉碑帖,笃志苦心,穿砚秃毫,取精用宏,厚积薄发。

  “我竭力追求每幅作品都能拥有各自的气息和风貌,每一字、每一笔、每一线条都能蕴含个人的精神气息,彰显古典儒雅,文气横生。”他认为:“只有文化才是归宿,精神的搏击最为高贵。在砚边漫步,犹如在大海边徜徉,只为触摸到那精神的灵魂与脉搏。”

  值得一提的是,行走在碑帖两峰间的陶耀文还在书法理论上颇有建树。他取字文瑞,出版书法理论集《文瑞书艺》,通过文学的栈道,为书法搭建了致远的长藤。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艺术取向,那就是开文学之花,结书法之果。

  陶耀文由衷地说:“在会宁,清代光绪年间的进士刘庆笃已领翰墨风骚,使得书法成为了耕读子弟修身的精神参数。数百年来,作为文化指纹的书法一直被后继人摁着,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星火相传。”

  实际上,陶耀文自己就是他话语中所言及的优秀传播者,是会宁书法再度崛起的标志性人物。在会宁本土,他是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也是首位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的理事、副秘书长,在会宁,他的书法成就也是最突出的。

  “书法是精神之能事,人品之外延。”对陶耀文来说,满纸墒情长的是精神,养的是人品。他说:“书法如棱镜,可收敛静气,折射梦想,给自己一个斑斓的支点。是的,人总是要树立站直的形象的,如此立足浮世,甚好。”

  ■人物简介

  陶耀文,字文瑞,号柏锦,书斋乐陶轩。甘肃会宁人,研究生学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刻字专业委员会主任,甘肃书协常务理事,省书协首批评委库成员,原白银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作品获白银市委市政府首届“凤凰文艺奖”;甘肃省“群星奖”三等奖;甘肃省第三届“张芝奖”创作奖、理论奖;第十届中国·九色甘南全国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书法一等奖;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

  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隶书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永乐宫”第二届第三届国际书画节书法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五省市书法邀请展”。

  出版个人书法理论专著《文瑞书艺》。(记者 李超)


标签:文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