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产业文化
  • 正文内容

风雨70载 中国期刊业谱写时代记忆新华章

阅读:2926 次 作者: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9-10-24 12:29:00
基本介绍:

  全国期刊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坚守期刊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奋发进取,积极推动期刊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创新实现我国期刊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期刊业日趋成熟的今天,读者良性需求与期刊精品生产相辅相成的发展,为中国期刊业谱下光辉的新篇章,未来中国期刊故事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一张张具有时代感的封面,一页页泛黄的版面,一篇篇熟悉的文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期刊业一直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以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记录历史文明、宣传科学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和新中国共同谱写出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华丽诗篇。

  白纸虽薄,但记录的历史是厚重的;笔墨虽淡,但谱写的精神是永久的。70年来,中国期刊业见证了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持续推动社会进步,忠实记录着时代思想精神。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期刊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经过70年的发展,期刊数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跨越:第一次跨越是1979年,经过前30年发展,期刊品种首次超过1000种。第二次跨越是2015年,经过后40年发展,期刊品种首次超过10000种。近年来,期刊品种数量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目前已达10130种,比1949年增长了38倍。可以说中国期刊品种数量俨然跨入了世界期刊大国行列。

  新时代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造完成,我国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新闻事业的定位,提高了对新闻方面的要求,并提出新闻出版的指导方针和工作任务。一方面,对原有旧的新闻出版业进行整合改造,使期刊的内容、装帧、文体、发行等方面都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致力于创立和发展通俗性期刊、少数民族期刊和行业期刊,以满足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需求。

  当时中国期刊仅有257种,品种数量难以达到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但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期刊出版的品种增多,发行量提高。工作者进一步探索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新内涵和新姿态。1950年7月,享有“新中国第一刊”美誉的《人民画报》创刊;1951年“新华书店总经销”期刊《学习·初级版》问世;1952年《电影艺术译丛》、《中国语文》相继出版……至1956年,全国共出版期刊484种,呈现出百花齐放景象,这其中又尤以《中国文学(英文版)》《中国科学》《中国工人》《中国画报(英文版)》为代表的“中国”题头杂志,以《人民文学》《人民美术》《人民教育》《人民戏剧》《人民公安》为代表的“人民”题头杂志,以《新体育》《新观察》《新建设》《新电影》为代表的“新”题头杂志三大阵列最为突出。这些期刊为20世纪中叶中国期刊史留下了光彩的纪录。

  曾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刊坛留下了自己的业绩的有不下数百种刊物,我国期刊不仅数量丰富,类型更是多样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期刊类别以综合时政类期刊为主,辅之以学术类、文艺类等门类的期刊。70年来,期刊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变化,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科普、文学、艺术、少儿、大众生活等各个门类,分类更加精细,层次更加分明,定位更加准确。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期刊事业继承优秀历史传统,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指导下和改革开放大环境中顺势而起,呈现出前所未见的繁荣。此时是中国期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1978年期刊品种为930种,1985年已近5000种,1989年超过6000种。期刊工作者们在办刊思想上豁然开朗,对于如何把握期刊个性、办出特色,如何满足读者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以贴近现实、创意新颖的文章吸引读者。同时在期刊开本、装帧设计等方面摆脱了多年一贯的旧模式,拓新意识增长。更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期刊由于善于把握历史机遇,而且肯于在办刊追求上着力施展魅力,逐渐为读者认可形成响亮品牌,占据了难以摧倒的市场优势。期刊在80年代的这些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起到了舆论支持、信息沟通和精神凝聚的作用,成为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后一道显眼的人文景观。

  90年代,中国期刊迅猛发展的势头逐渐消去,转入稳步发展的阶段。1998年期刊种数达到8000种,与1989年相比增长了33%。但期刊发行数量呈停滞状态,自1988年达到期刊年总发行量25亿册后,十年来始终在此基线上下游离。由于品种基数加大,因此从期刊平均发行量观察,实际由80年代中期每种刊物平均年发行54万册减少为90年代末期每种刊物平均年发行30万册,这一数据表示期刊市场一口吃一个胖子的机遇已经过去,如何争取市场份额、避免市场受挫则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任务。市场竞争成为期刊工作者们最牵肠挂肚的事情。

  不过瓶颈起到促进期刊竞争、激活期刊市场的作用。因“办刊热”在我国久久不衰,日益增多的刊物,为争夺几乎凝滞了的有限的市场空间,就必须学会如何在办刊质量、市场经营等方面奋力厮拼。正是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读者》、《家庭》、《知音》、《故事会》等喷薄而出,90年代出现的《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财经》等刊物,因为人才荟萃、起点立意高、借鉴能力强而崛起刊坛,成为新锐品牌刊物,还有借助与国外品牌期刊合作的优势而着力打造的高端时尚刊物,如《世界时装之苑》、《时尚》、《瑞丽》等,内容璀璨夺目,广告效益可观,为我国90年代的期刊增添了显眼的量级选手。品牌是衡量期刊事业的标杆,以上一批批品牌期刊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期刊正步入成熟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在管理体制和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了由办出版到管出版的转变,推出了一批完善期刊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一批非时政类期刊完成了转企改制,转变为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激发了发展的活力。比如知音、读者、四川党建、英大传媒、卓众出版等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整合出版资源,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媒体经营的现代媒体集团。

  不仅如此,期刊出版质量和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鼓励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着力实施精品出版工程。组织评审“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推出《求是》《科学通报》《纳米研究》《细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60种获奖期刊;开展“百强社科期刊”和“百强科技期刊”推荐活动,推出300种百强社科期刊、300种百强科技期刊。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学术期刊在2017年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达到79.7万次,较2016年增加了13.08%。其中科技期刊国际他引总被引频连续6年均呈现增长态势。

  中国期刊生产制作的技术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旧的手工操作正由电脑操作代替,胶印已经取代铅印。光盘期刊与网络期刊相继兴起,仅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即达3500余种,网上期刊发展也势如雨后春笋。在早期打下的基础,培养出了一批知识通达、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匠心独运的办刊人才,他们经受了市场竞争的磨砺,不断增强新本领和竞争意识,成为期刊出版界一代人的重要标志。中国期刊人才队伍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编辑型向融编辑、经营于一体的期刊产业型转变的过程。

  新世纪新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期刊呈现出在已经积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自我调适和优化,不断提升期刊质量与市场运作水平的可喜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产品的优化。1977年与2003年曾两次开展“治散治乱”工作,压缩掉包括党政机关在内的数百种期刊,这是期刊的“瘦身”,使得期刊在品种结构上更趋合理。大量原先定位优势不明显的刊物也纷纷调适定位,如《格言》、《意林》、《特别关注》等,由于调适定位而体现的鲜明个性,使这些期刊几乎一夜间变成深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佳品。一些积累雄厚的刊物,如《时尚》、《瑞丽》等,则采用从综合版细分为不同个性的分版,以做到适应不同类型读者而量体裁衣。期刊产品市场需求的准确性和适应自身生态需求的合理调适,是新世纪以来期刊产品优化的显著成果。还应看到,不少期刊在设计、印制等外在形态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使期刊市场更显得琳琅满目,一些优质期刊产品,置身国际期刊先进产品之列而毫不逊色。

  1996年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开始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2002年1月,家庭期刊集团成立标志着我国期刊业也开始向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型。2008年1月,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在经营上正式实行企业化。多年来,不仅是家庭期刊集团,期刊界广大同行对如何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探索热度不减。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以后,新闻出版领导部门制定出改革发展、转企改制的时间表、路线图,更令大家在期刊体制深入改革方面受到鼓舞。

  各方面的努力和进步,使得现阶段形成一个比较接近现代国际水平的中国期刊市场。这些进步谱写着中国期刊历史的新篇章,并引起国际的瞩目。2007年5月间在北京召开的有40多个国家、上千名代表参加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就是应国际期刊界建议由中国承办的。国际期刊界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他们赞赏中国期刊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这一新兴的市场抱有浓厚的商业兴趣。中国首次承办的这次大会,开得圆满成功,获得国际期刊界满堂喝彩。我们期刊事业发展的成果,被国内外一致肯定,我们也因此满怀自信地踏上国际期刊舞台。

  与此同时,对外传播平台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中国期刊是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一大批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的《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多种期刊,每年以14种文种、34种纸质版,面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孔子学院多语种期刊面向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国家地理》等被多个海外机构订阅。同时中国相继举办的世界期刊大会、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成为中外期刊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2年至今,对于期刊业来说又是一个转折点,新时代期刊业进入转型期,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融合不断走向深入,优秀文化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期刊业形成冲击,全民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众多期刊发行量下降、广告额下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新方略,给我国期刊转型升级和融合创新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和清晰的路线图、有力的方法论。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看望了《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殷殷嘱托是《读者》的荣耀,体现了总书记对全国期刊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

  全国期刊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坚守期刊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奋发进取,积极推动期刊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创新实现我国期刊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读者在期刊业日趋成熟的今天,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品味已经成熟,读者良性需求与期刊精品生产相辅相成的发展,为中国期刊业谱下光辉的新篇章,未来中国期刊故事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好、更丰富多彩。(记者 马睿琪)

标签:产业文化,期刊,杂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