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泛文化 娱乐
  • 正文内容

王星越被粉丝包围人气高 低调现身开机宴却被粉丝包围

阅读:112 次 作者: 来源:深港在线 发布日期:2025-05-19 10:29: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娱乐文化资讯。

  5月19日消息,知名媒体在饭店看到了王星越。当天,王星越头戴帽子,面戴口罩,打扮十分休闲。参加完热闹的开机宴后,王星越在几位工作人员的贴心陪伴下,缓缓从饭店内走出。刚一踏入饭店大厅,那宽敞明亮的空间里,原本还各自交谈、走动的人群,瞬间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王星越身上。原来,早有一群粉丝在外等候多时,此刻一看到偶像现身,立刻激动地围了上来,将王星越团团围住,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足以见得他的人气颇高。面对热情的粉丝,王星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中满是亲切。他迈着修长而有力的双腿,在粉丝们的簇拥下,一步一步朝着饭店外走去。那步伐从容又自信,仿佛自带光芒。一路上,粉丝们纷纷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王星越的名字,表达着对他的喜爱与支持。好不容易走到车旁,王星越礼貌地向周围的粉丝们微微点头示意,表达感谢。随后,他动作敏捷地快速上车,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车辆缓缓启动,载着王星越渐渐驶离,只留下粉丝们还在原地恋恋不舍地张望着。

  当15岁的少年推开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当19岁的青涩面孔首登荧幕便以“夺命疯批”刘子行一角撕裂观众泪腺,王星越的登场,注定带着颠覆常规的锐气。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他像一柄未出鞘的古剑,不靠热搜营销,不借绯闻出圈,仅凭角色本身的血肉与灵魂,在观众心中刻下姓名。有人说他是“天选古人”,眉眼间藏着水墨丹青的古典韵味;也有人叹他“早慧如妖”,22岁便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演绎得入木三分。但或许,真正的王星越,正藏在他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背后——以少年之躯,丈量人性深渊;以演员之魂,叩问艺术真谛。

  若将王星越的演艺生涯比作一场化学实验,他便是那个精准调配元素的炼金师。《周生如故》里,他是为爱痴狂的刘子行,权谋与情欲在他眼中交织成网,一句“本王要她”裹挟着偏执与悲怆,让观众在憎恨中窥见角色的破碎与挣扎;《墨雨云间》中,他化身权臣萧蘅,蟒袍加身却难掩眼底孤寂,朝堂博弈间游走的不仅是智谋,更是一个少年在权欲漩涡中的自我救赎;而《宁安如梦》里的张遮,则成了他献给观众的“白月光”,清冷如竹的君子风骨下,是爱而不得的隐忍与克己复礼的悲怆。他从不被单一角色类型束缚:疯批权臣的阴鸷、纯爱战士的炽烈、世家公子的疏离……每一个角色都是他撕开自我、重塑灵魂的战场。网友戏称他是“抢别人老婆专业户”,他却笑言:“若每个‘夺妻’角色都能让观众共情,那便是我作为演员的胜利。”

  镜头前的王星越,是“人戏不分”的疯子。

  拍《墨雨云间》时,他为一场雨中跪戏连续淋雨五小时,膝盖红肿仍坚持不用替身;演绎萧蘅毒发时,他主动要求加重妆容与肢体抽搐,将濒死之人的绝望演绎得令人窒息。这种“自虐式”的表演,源于他对角色的敬畏:“演员的皮囊是角色的容器,若连疼痛都舍不得付出,又怎能装得下灵魂?”

  但镜头之外,他却活得通透如琉璃。

  面对“资源咖”的质疑,他坦然回应:“若说运气,我确实比同龄人早几年站在了起跑线;但若论实力,我仍在用每一个角色证明自己。”他会在直播中用“04年老干部”的梗自嘲,也会在采访里认真分析每个角色的心理动机。这种戏里戏外的反差感,让他在年轻演员中显得尤为特别——既有少年人的赤诚,又有超越年龄的清醒。

  王星越的古装扮相,是内娱一场“降维打击”。

  他的五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致,但眉眼间的疏离感与下颌线的凌厉,恰如其分地契合了东方美学中的“留白”意境。导演于正曾评价他:“星越身上有一种旧时光的韵味,仿佛从魏晋画卷中走来。”但这种古典气质并未成为他的桎梏,反而被他转化为独特的表演张力。

  在《五福临门》中,他饰演的柴安既有世家公子的矜贵,又带着市井少年的狡黠;现代剧《在暴雪时分》里,他又能将都市青年的迷茫与坚定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古今通吃”的适配性,让他在“流量审美”固化的内娱中杀出一条血路——他证明了,真正的偶像,不必困于人设,亦无需迎合潮流,只需用作品与观众对话。


标签:娱乐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