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书法
  • 正文内容

汉字水墨,汉字艺术和书法的关系

阅读:1309 次 作者: 来源:中国书法在线官网 发布日期:2018-05-24 18:24:11
基本介绍:

  在外国人眼中怎么看这个汉字,到底这个汉字是符号还是艺术还是什么?我没有跟他们交换过更多的意见,在他们眼中汉字是什么东西?我跟历史学家李先生讨论过关于汉字书法的问题,然后取得的共识就是汉字之始即书法之始。鲁迅先生在描写一个人在做符号的时候是一种审美。《中华大字典》收录有六万汉字,人类的世界怎么可能创造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符号?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黄帝距离我们现在五千年,汉字符号距离我们一万年,甚至更早的时间。我觉得这么多不同形态的符号,在中国中间创造出来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中国有什么艺术的话,没有任何一个世界艺术能超过汉字的造型。

  伏羲用他的精神也和思想要把这一笔画直,逐渐创造文字,所以把审美和汉字分开这个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我觉得汉字艺术无法与书法分开,书法就是写汉字,分开到什么程度?怎么分开?汉字与生的基因中间带着书写的状态,书写的情感表达,实现的过程怎么样?我觉得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东西都包含审美,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汉字水墨与书法的关系

  汉字水墨是汉字的泛化运用,又区别于时间当中的一个阶段。汉字艺术家濮列平先生也讲汉字水墨,汉字艺术,那么汉字水墨是汉字艺术产生的一个艺术的原动力一样,艺术诞生于汉字水墨这么一个艺术冲动这一方面,这个艺术表现跟书画,跟文字本身的艺术我觉得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是关系的度是多少?

  昨天听到濮列平讲到的他对汉字艺术在建筑装饰,酒店设计的应用,我觉得有很大的前途,而且天津师范大学开设这么一个学科是非常适应现代需要,这个需要我觉得在全球观点来看的话是一个世界性的需要。我们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办了徐志摩诗歌艺术节,艺术方面包括书法和绘画,我们去了很多著名书法家,但是最受关注的就是邵岩的现代书法,他的作品是汉字”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这种汉字艺术是不是中西方文化很好的一个桥梁?汉字艺术中受到感动,然后艺术再升华到汉字水墨,然后再升华到汉字书法,是不是可以经过这个过程实现我们全球对话,我觉得可以。纹身已经动起来了,服装也已经动起来了,泰森是一个拳击手他也对汉字有兴趣,如果他觉得不好看是不可能在身上纹身的,他觉得纹在身上就是好看,贝克汉姆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觉得这是他的一种审美。我觉得把汉字水墨艺术这个学科设到天津师范大学的美术与设计学院下面是非常合理的,艺术学院肯定是跟艺术相关,那么艺术相关跟书法就是相关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我们现在总在探讨现代性,怎么能让我们的艺术有新的创造?我希望大家放松,为什么呢?按照现在量子观念时间是不存在的,就不知道什么是先,什么是后,因为时间是要测量才能感觉出来的,但是测量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一个实物是没法测量的,可能说过去、现代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这是量子力学的观点实际上是这个观点。所以我觉得汉字艺术家在对待中国文明的遗产的时候可以打破从前历史的观念,利用中国的符号根本不用说什么现代、当代和古代,对吧?这一点我觉得不是全球视野了,是从宇宙视野,就是说量子力学的一个重大命题。所以我今天我觉得艺术怎么样去看?我们现在创造更充裕吗?创造十个符号我创造不出来,承接的时候至少有几千个符号,我们甲骨文的时代,所以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

  按照佛学的观念,莫那识告诉我们,人不能被机器代替,机器人不能有我的自觉,第七识共同的认识,相对论的这种故事,这个观点来理解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有几万个汉字,我们常用的汉字也有五六千汉字已经在十四亿人口中间共同理会汉字的意义,或者他视觉的含义。刚才我们看张浩先生的作品,那几个图式就有不同的分解,但是汉字有几万个,甚至几千个汉字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一息,审美的趋向,这就是一种契机,这是很不容易的。英文26个字母,中国常用的汉字几千个符号,书写汉字大家同时都引起了心灵的共鸣,笔划的快慢,结构的虚实,一般的人贴一个书法作品出来,每个人的参与都认为自己有一套方法来认识这个书法的审美标准,而提更多的批评意见。

  比如说关于丑书的批评等等,这个批评的象度,符号性超过张浩先生那几件作品的理解和方式,可能你刚才举了比如说我这些东西出来,有三种、四种、五种对汉字所创造的世界象度很多,同时也有它的统一性,规范性,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所以中国文化自信这方面的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理解的话,我们要珍视这十四亿人共同形成文字符号意义和文字结构笔划的审美感受,要推行我们中国文化的审美标准,从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的汉字艺术也好,汉字水墨也好,会对汉字,会对我们书法艺术启发沟通,让他们理解我们的艺术。

  西方的很多学者对中国书法望而生畏。我举个例子,我在2001年的时候参加考古所的国际研究会,跟我同一个论文组有英国的学者叫罗森夫人,他是艺术史系主任,他是研究中国青铜器有,他在会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用金属含量的变化来进行断代,我觉得非常特殊,非常有特点。吃饭的时候我就跟他交流,我说中国研究首先看有没有铭文,为什么你只研究金属成分?为什么跟中国研究的方法不一样呢?他说我没法认识汉字,特别是汉字上面的篆书。同样我觉得西方学者有共同的一点,我读苏立文的书,它有一个前言,前言的第一段就说我很喜欢中国的艺术,我很想阐述他的审美特点,但是我就是不理解中国,特别是草书变化的手法我根本就不能把它简释出来,这是我最大的一个遗憾。看来中国文字审美对他们的障碍是非常大的。

  西方的这种思想非常影响中国人的学术,我们中国的学者有很多去外国去留学,所有硕士、博士生论文根本不变的方法,他们都离开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作品。他的风格意义,风格的发展,风格的变化,和风格审美意义确定,中国以前就是研究就谈风格。中国人都认为你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说书法谈了一个什么概念?你就理解了我的一个什么意思。中国艺术史研究范围,学习西方的文化方法,对中国的研究确实很有意义,但是中间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向西方专家请教了很多次,我就请教了牛津大学的后任的史学主任 柯律格教授,我就送了他一本书是《中国书法全集》,他翻开了一看马上就说我不懂书法,也不懂中国绘画,我突然想起了他写的《雅债》这本书的时候,他没有研究文征明怎么画画,怎么着色,他研究的是怎么从他的书法到了房间里边挂着,这个是世传流通,到万历时间这个作品怎么在艺术家的书法怎么流转到衍生的墙上,成为艺术商品。我回过头来跟苏立文谈这件事的时候,他问我聊的什么?他说,因为柯律格的很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元代的图象性这本书,他是研究图的,我是研究画的,所以说西方这位教授为什么懂中国画呢,到中国来跟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有交朋友,现代的西方学者他们就是人类学的西方成为了一个风潮,研究中国历史基本上是文化领域学的一个潮流。

  我们出口转内销的学者都拿这种方法在全国进行传播,所以这种方法,它没有到艺术本质的问题。我有一个好朋友出了本书,他是偏重于什么位置,偏重于什么发展都没有说,这就是西方研究艺术史出口转内销的结果,形成了很多论文是这样的,但是我想这个是不是我在想,因为我也不懂英文是不是我的偏见?

  今年春节期间我去英国探亲,很短的时间,但是间了那儿艺术史系的主任,是一个女士,教授,他是研究俄罗斯绘画的。他说艺术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到剑桥大学的时候都是国外学院文化人类学博物馆做这个,没有见到艺术史系的人和牛津艺术史系有什么不一样,我请了一个英国人翻译我的《书法艺术概论》,这个学者叫刘华,他在牛津大学艺术史系研究绘画,因为都不懂绘画和书法,最后学什么呢?从文学上找了一个道路。这让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启示,他说我们剑桥艺术史系建立了很长的时间,剑桥得有八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研究欧洲的绘画,就是没有研究中国艺术的人,我们中国艺术现在全世界这么大影响我们剑桥艺术系就没有研究中国的绘画书法了,怎么办?所以还说了一个方法,他说我觉得我们现在要主张用中国的方法研究中国的艺术,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他用西方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很不满意,他觉得艺术是学者研究中国艺术只能研究一个皮毛,他研究中国艺术的环境,他们看图而不看画,因为他看不懂画是吧?而中国的艺术就是因为中国懂艺术,懂书法。我觉得这个人厉害,在西方所有的问题,这个问题给我一个回答,就是我们今天艺术的方向不仅要学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拓宽研究的范围,同时也要牢牢的把握我们艺术研究的核心,就是作品和作象,中国艺术家的心灵描绘出来让别人理解,所以今天我们谈到全球化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两个问题很重要。

  刚才张浩讲的他的作品,对方理解不了,同样是中国人他理解不了,所以对中国的汉字,汉字所赋予的审美,书法一定要想明白,想明白这个是什么道理,道理为什么是西方社会意义符号变成一个审美的主体呢?要想明白。第二句话叫说清楚,你想不明白,说不清楚,你的艺术怎么传播呢?根本没法传播。我写了一本书叫《书法艺术概论》,我就找了牛津大学和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给我翻译出来,到今天还没出版就耽误了四五年的时间,编辑讨论怎么出这个书,选择翻译的时候,翻译了五千字你先看一看行不行?然后我请牛津大学的其他的博士生们看看行不行?说行!几年都没有把它出版赫尔出版社,是很好的出版社,他在纠结怎么出这个书,反复的研究怎么把这个书推广出去。

  昨天濮列平先生也谈到我们这个学科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科的结构,学科的结构涉及到学科的教材,教材、教师、教学大纲是设立学科的一个关键的三要素,所以我就想我们想明白,说清楚,什么说清楚?注意。我们的汉字水墨艺术或者汉字水墨的汉字艺术,进入现代设计领域的话要配备什么教材?我的建议跟濮列平先生的想法还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要设立汉字艺术的教材,汉字水墨的教材,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基础教材就是书法的教材,因为它史书汉字和书法,我们的共识即书法共识,这个也可以作为基础教材之一。

  在我们开设学科的时候还是要把书法、美学,为什么书法是艺术?它和人生的关系,生活的关系,人们的共识,它的技术,它的形式,内容关系要把它说清楚,作为我们原生态的汉字艺术,书法来进行关照,再进行我们的汉字艺术拓宽领域,汉字艺术对社会广泛的应用,巨大的天地之间都有相辅相成的一个学科级次,或者说是从艺术到艺术中间的层次,让大家非常清楚的明白。这样让我们最后了解汉字艺术,他也会欣赏在实际应用中间推广,这也就不是作为一个学科,打破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的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这个都会发展。

  我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持业务的时候,为什么坚持把现代书法放到书法里边?它就是一个重要融合的一个参照方面。1986年第二次中表展的时候,我邀请的古干等在书法家协会进行了一个谈判,一个条件就是现代书法可以用实践作品非选举进入展览,不要参加评选,叫现代书法家协会评好了就好了,如果拿到评委会一评肯定要少数啊,评委会要推翻这个决定,不行!你一定要遵守我们这个评选的规矩就是少数服从多数,我说不行,组委会有决定权,你把我拉出去你不赞成我的投票不行,投票无效,不可以。我们的现代书法、水墨艺术和书法相得益彰的共同发展,能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共同发展中互相参照,我们不要看文字古代多少千年的,按照现代的世界观念就是没有现在过去未来这种观念,这样把我们的汉字艺术,汉字水墨会拓得很宽,同时也有赖于我们同书法的风险,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标签:书法,汉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