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阅读:815 次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日期:2018-06-13 11:14:41
基本介绍:

  主持人语:非遗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首童谣,是春节的鞭炮声,是端午的龙舟赛,是母亲的思念,是故乡的月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遗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当观众坐在课桌后,当专家和传承人走到镜头前,当绵延千年的中华瑰宝串联起文化记忆,聚光灯亮,冰屏升起,一堂根植文脉、立足生活的《非遗公开课》精彩开讲。

  为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引领大众做更好的非遗传承者和践行者,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一档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图书馆联合打造的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6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首播。节目由央视主持人董卿担任“课代表”,以专家授课、传承人展示等多种形式,引领观众走进寓教于乐的文化课堂。

  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保护非遗?非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在这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中,关于非遗的多个热点问题得到了生动讲解,带领观众追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根与源,品味中国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传与承。

  走进课堂,《非遗公开课》开启非遗之旅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堂,《非遗公开课》一开课,上海市奉贤区居民就将在江南地区流传近800年的民间表演艺术滚灯搬上了授课现场。活灵活现的演绎配以准确的文字解说,在一片红火中,观众的文化之旅精彩启程。

  作为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的首个非遗普及类节目,《非遗公开课》以中国风为主体元素,节目设置“非遗点亮智慧”“非遗引领时尚”“非遗传递情感”“非遗凝聚力量”四个板块,分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4位专家担任各板块主讲嘉宾,完成4段有主题、有气势、有情怀的主题讲座。

  “《非遗公开课》是对非遗传播里程碑式的实践。”节目主创人员之一、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表示,由于首次策划此类大型节目,主办方在策划时充分考虑科普性和趣味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大众进行非遗知识讲解。为确保所传授知识点的准确性,主讲嘉宾和非遗传承人授课所用的“教案”都是经过多方商讨后最终确定。主持人与嘉宾的对答之间,传道授业鞭辟入里,答疑解惑深入浅出。

  作为古老智慧的结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易被现代观众理解,为此,导演组运用电视语言在项目呈现中做了特殊处理。据节目导演邵天尧介绍,为避免知识讲解时的枯燥乏味,正式录制前几天,导演组还对录制方案进行调整,在“非遗点亮智慧”板块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方浩然参演,配合刘魁立作出关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现场授课。春雷、夏雨、秋风、冬雪,一段段口技表演配以大屏幕上的四季流转,中国人因时制宜的劳作智慧跃然纸上。

  公开课是先生们的传授地,更是学生们的实践场。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珮瑜现场传授京剧念白和“表情包”,少林功夫传承人则现场演示“无语言教学”版象形拳,这堂“实践课”也成为整场节目中互动最为热烈的环节,来自不同国家年轻人的参与也让这堂公开课展现出宽广的国际视野。

  融入生活,文化瑰宝唤醒五千年文明记忆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重49.5克的东汉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素纱襌衣”复制品、乾隆皇帝的明黄色地织五彩八宝金龙纹妆花缎吉服袍复制品、1262岁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走进精华荟萃的文化课堂,观众品尝了一场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

  精品呈现只是一方面,在《非遗公开课》里,延续至今的传统技艺同样得到了鲜活演绎。“公开课要把文化瑰宝最生动地展现给观众,一展非遗活态传承的无穷魅力。”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说。除了素纱襌衣、清代龙袍等云锦服饰的工艺讲解,周双喜还将4米高、5米多长、重350公斤的云锦大花楼织机带到录制现场。织机匠人和着南京白局,一人织锦,丝丝入扣,一人捋线,一丝不苟,1.1万根经线在匠人手中交错成异彩纷呈的纷繁图样,还原了织锦匠人的劳作场景。

  以侗歌传递情感,以针尖绘制乾坤……在节目中,穿越时光的传统技艺琳琅满目,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处处可寻。据节目总导演郭艳介绍,《非遗公开课》时长只有90分钟,为呈现最好的节目效果,导演组前后共修改了10余稿拍摄方案。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打磨,主办方精选出的口技、木活字印刷技术、苏绣、潮绣、侗族大歌、古琴艺术、京剧、少林功夫等非遗项目最终生动得以呈现。

  非遗是课堂里的文化记忆,也是生活中的一缕春风。“非遗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首童谣,是春节的鞭炮声,是端午的龙舟赛,是母亲的思念,是故乡的月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遗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节目最后,董卿向观众发出了相约明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邀请。

  蓄势待发,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一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精神,凝聚着中国力量。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列为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再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为肩负起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文化使命,文化和旅游部在创新非遗传播手段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此次开展的《非遗公开课》又是一次汇聚多方力量的全新突破。节目以电视的综艺化表达方式,建立起传统与当代、名家与观众、非遗与生活的关联,同时在推广中整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内资源,邀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记者参与节目录制和现场互动,国际在线“两微一端”也在节目开播前、中、后分别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宣传报道,并用英语、日语、泰语、俄语等多语种在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全面推广,加强媒体融合报道力度。

  节目播出当晚,第三方收视数据平台“酷云EYE”实时数据显示,《非遗公开课》直播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长时间位居榜首,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播出次日,中文国际频道和综艺频道对节目进行重播,网络视频播放量持续攀升。“沧海拾遗,薪火相传;千古华彩,中华神韵!”“我是学民俗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我骄傲。”“谢谢《非遗公开课》,让我知道自己的根……”节目还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与探讨,在媒体聚合作用下,《非遗公开课》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增强。

  “‘非遗热’正是传统文化强势回归和民族自信日益增强的一大信号。只有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对其建立理性的价值判断,由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深沉情感。”刘魁立表示,国家在推动文化传承方面的责任重大,此次的公开课则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39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有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了3068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而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亿万民众都是非遗的传承者和践行者。2018《非遗公开课》虽然已经结束,但中华文化传承者的实践课堂才刚刚开始。(记者 赵若姝)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