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让多彩非遗美化我们的生活

阅读:704 次 作者: 来源:宁波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17 09:49:00
基本介绍:

  

  6月28日晚,“百场非遗进礼堂”活动在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启动。这项历时三个多月的活动将组织全市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深入农村基层的文化礼堂,以“你点我演”“我教你学”的形式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亲近、体验优秀非遗项目的机会。

  乡村振兴,非遗助力。“百场非遗进礼堂”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宁波非遗保护传承历经15年收获成果的一个缩影。

  抢救发掘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家底

  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非遗25项、省级非遗94项、市级非遗282项、县(区)级非遗740项。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方面。如何保护这座非遗文化宝库?我市文化部门及文化工作者在工作机制、活动形式、推广层面上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成效卓越、特色鲜明的宁波非遗保护实践之路。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宁波随即启动了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抽调人员开始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实现了全市30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3年后,基本查清全市非遗的种类、分布区域、特色,普查项目总量有1.2万项,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400余件,普查文字记录8400万字,拍摄图片6万余幅。一大批湮没在岁月尘埃中的民间艺术、民俗、传统工艺项目重焕光彩。

  2006年,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甬剧、姚剧、骨木镶嵌、泥金彩漆、金银彩绣、余姚土布、唱新闻等又陆续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至此,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架构完整建立。

  多重保护——

  撑起非遗立体防护伞

  2008年,宁波针对非遗保护领域“重申报,轻保护”的现状,开始探索“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机制。“三位一体”把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进行捆绑保护,三者相互依存、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之举,它有效地解决了过去传承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三者相互脱节的问题。到2011年,全市近200个市级以上的非遗项目有了对应的传承基地和传承人。推行“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模式,犹如植下一片茂盛的防护林,救活了一批濒危的非遗物种,实现了一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宁波的“三位一体”非遗保护模式作为先进经验在大会上进行介绍、推广。至此,宁波的非遗保护开始向纵深发展。

  对非遗实施整体保护,这是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者秉持的一个重要理念。建立非遗特色博物(展示)馆、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校园传承基地,三者紧密结合,构筑起非遗立体防护伞。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多方联动、合作共建的形式,全市建成开放各类非遗博物(展示)馆50余家。它们在整理、保存非遗珍贵实物资料、集中展示非遗产品、宣传非遗意义、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护非遗,不能光停留在“救”,还要着眼于让它更好地“活”下去。针对一些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炮制类非遗项目面临的市场窘境,从2010年起,我市采取保护核心技艺、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对它们进行生产性保护,提高这类非遗项目的自身“造血”功能。2010年,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诞生,有力地推动了“三金一嵌”这类传统工艺接轨市场。

  目前,象山县德和根艺美术馆(象山竹根雕生产性保护基地)、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泥金彩漆生产性保护基地)、江北慈城冯恒大食品有限公司(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慈溪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余姚大隐石刻加工厂(大隐石雕生产性保护基地)等13个非遗基地,被列入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通过生产性保护,原本陷于传承困境的非遗产品重新找到了市场,焕发新的生机,也由此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加盟。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而传承的希望在于青少年,因此让非遗进课堂、进校园、进教材,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2007年,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开始走进校园,通过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非遗校园传承基地。如今全市已建立起70多个非遗校园传承基地,如奉化区尚田镇中心小学的“奉化布龙”传承基地、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宁海狮舞”传承基地、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的姚剧传承基地等。基地除了将传承人请进课堂、在讲台上传授技艺外,还让学生走出校园,在日常生活中参与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

  搭建平台——

  让非遗明珠重焕光彩

  2013年,在宁波非遗保护走过10个年头之际,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始探索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活动共同投身非遗保护事业的模式。“阿拉非遗汇”品牌的打造是我市非遗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

  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首届“阿拉非遗汇”在开放不久的宁波文化广场举行。当时东部新城的人流量远不及今天,然而出乎主办者意料的是,首届“阿拉非遗汇”获得了市民的热烈响应,首日人流量就突破了2.5万人次。至今“阿拉非遗汇”共举办了五届,每一届活动均有新意。如第二届“阿拉非遗汇”在延续第一届展示、展演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跳房子、滚铁环、解九环锁等传统游戏体验环节,让观众的互动体验感更强。2015年举行的第三届“阿拉非遗汇”,将举办地点放到了宁波大红鹰学院,这是为了推动非遗保护与高校教学、研究相结合,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意识。第四届“阿拉非遗汇”在奉化区和北仑区举办,与当地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今年6月,第五届“阿拉非遗汇”在象山举行,与象山县首届海洋渔文化保护节有机结合,其中“非遗千人大课堂”推出了20个手工类非遗项目,互动体验人数远超历届。

  “阿拉非遗汇”的规模、影响力逐届递增,它成功地将宁波非遗保护实践的丰硕成果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诠释了“亲近、传承、共享”的活动理念。

  古今融合——

  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认为,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非遗保护工作要确立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如何让非遗生动、鲜活地融入现代生活?宁波非遗保护工作者做出了积极、可贵的探索。

  2016年,借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在宁波举办之机,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承办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设计大赛,大赛中涌现的优秀作品在当年4月15日开幕的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集中亮相。铜雕龟纹寿康壶、铁制龙凤桌灯、骨木镶嵌眼镜及镜盒……基于100多项传统工艺而设计制作的500多件非遗工艺品及衍生创意产品惊艳全场,引来观众无数。琳琅满目的展品尽情诠释了非遗与创意的融合、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在今年4月开幕的宁波文博会上,我市发布了首批以“温故”为主题的非遗旅游线路。据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介绍,打造“温故”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目的在于整合项目所在地的旅游资源,并联合非遗传承人、传承基地、旅行社等多方力量,挖掘开发一系列具有宁波本土特色的主题旅游资源,让游客在了解非遗的同时,亦能感受到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目前,“温故”非遗主题旅游已开辟出4条特色线路,分别是慈溪黛青·越窑青瓷之旅、鄞州彩金·国家宝藏之旅、宁海火红·十里红妆之旅、余姚赤色·四明红色之旅。

  在今年6月的“百场非遗进礼堂”活动启动仪式上,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为海曙高桥镇、北仑梅山街道、鄞州横溪镇、余姚梁弄镇、慈溪龙山镇、宁海前童镇、象山石浦镇7个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实验)授牌。这是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的又一项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举措,旨在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当地百姓共享非遗保护成果。首批7个非遗小镇(实验)均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如前童镇的元宵行会、石浦镇的开洋谢洋节、梅山街道的梅山舞狮、高桥镇的梁祝传说、梁弄镇的梁弄大糕、龙山镇的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横溪镇的朱金漆木雕。

  非遗旅游路线的开辟和非遗特色小镇的创建,打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通道,以事业促进产业,让产业反哺事业。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一位负责人说:“要让非遗留在老百姓心中,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只有这样,非遗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记者 周燕波)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