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整体性保护,让非遗成为活生生的“水草”

阅读:809 次 作者: 来源:南京晨报 发布日期:2018-07-17 09:50:07
基本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2018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牵头申报的“文心微言——江苏文艺评论平台建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文心微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水平学术平台,将努力打造成为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优质文艺评论平台,对各种文化现象展开评论,包括舞台艺术、书画艺术、文学艺术等方面,传递正确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推动江苏文艺创作发展。现面向社会各界征稿。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曾有过一个精妙的譬喻:“《红楼梦》里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接近完美地阐释了角色诗的独到与局限,以及与整体文本之间相依相存的紧密联系。如羚羊挂角,令人拍案叫绝。笔者突发奇想,此比喻若借来形容非遗与整体性保护的关系,似乎也很是贴切:非遗如水草,离开整体性保护,则不好。只有深植在滋养它的土壤里,才好看,才有蓬勃的生命力。

  整体性保护,是非遗保护从单一的项目性保护转向与孕育项目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领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非遗,一种环境造就一种文化生态。脱离非遗相关的系统整体谈保护,正如大观园里的稻香村,矫揉造作,失却了鲜活生动的本来面目。“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87版《红楼梦》电视剧是几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那么,这群“红楼梦中人”是如何入梦的呢?整整三年时间,这群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从起居坐卧到言行举止,无不严格考究。反复阅读认真领悟原著,修习琴棋书画各门技艺,接受当时全国一流红学家和文史专家的悉心点拨指导。朝朝“毫端蕴秀临霜写”,夜夜“口齿噙香对月吟”,终于脱胎换骨、形神兼备,把自己活成了大观园中的闺秀公子。

  某种意义上而言,87版《红楼梦》用三年时光,无异于打造了一个体量不大却内涵丰富、相对完满自足的文化生态实验系统,然毕竟还有构造乌托邦之嫌。在非遗保护领域与之异曲同工的,就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对维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其用意为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探索整体性保护,是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

  2007年以来,文化部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设立了146个省级实验区。2011年起,江苏分四批建成了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连云港山海文化、洪泽湖渔文化、高淳村俗文化、姜堰清明习俗文化、宜兴陶瓷文化等,各有侧重而特色分明,当地从社会到民众整体参与保护的自觉性相对较高,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江苏非遗保护传承的高质量发展。

  然而,只有当我们将眼界和胸怀进一步扩大,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望向这片广袤的土地,才算是迈向了真正的“整体性保护”,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那么,在整体性保护的视野下,这句诗意又精炼的阐述中,人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物?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人,必对本国历史怀有极大的“温情与敬意”。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谓“为此文化所化之人”。何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淑雅清丽,被网友赞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这样的人如何培养造就?曰溯源,曰固本,通过编订生动有益的非遗读本,设立互动教育的非遗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等,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孩子的心中。

  物,应为寄托着深厚情感内核、文化价值的物质符号。它可以是历久弥新、凝聚着工匠精神和手作温度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可以是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更为创新多元实用的文创产品和设计品,甚至可以是独具匠心的景观雕塑、园林建筑、公共设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春风化雨般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漫步苏州平江路,举目所见是绣娘的针线飞舞、船娘的悠闲姿态,耳之所闻是评弹的春莺百转、昆曲的百转千回,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水一桥,每一样“物”,都散发着精致风雅、端庄文秀的苏式风情。

  生活,则应是与传统毫无割裂的生活。以刚刚过去不久的传统民俗节日端午为例,除了满足“吃货”们的丰盛食物,更有囊括吃穿住行的一系列习俗,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佩戴香包,在檐下悬挂菖蒲、艾草……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有仪式性,也有烟火气;有纪念祈祷,也有休闲愉悦。而这几乎又是所有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共同特点。过好了这些日子,也就过好了每一天的日子。看懂了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舞蹈中的诗意,也就能够真正“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的新鲜血液和生命力,“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记者 靳扬扬)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