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书法
  • 正文内容

著名画家张弘作品赏析

阅读:1173 次 作者: 来源:汇美艺术 发布日期:2018-07-19 18:29:23
基本介绍:

  1982年,作品《希望》,入选中国美协画展,获铜奖。

  1989年,创作连环画《圣•尼古拉》入选中国北京、上海连环画联展。

  1999年,创作水彩画《凋羽》,参加中国第九届全国美展。同时获得山东展区山东省一等奖。

  2001年,创作水彩画《父与子》参加中国第十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

  2003年,水彩画《蒙山脚下》,参加中国“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获山东展区铜奖。

  2003年,水彩画《童年》参加中国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

  2005年,水彩画《微山湖上》参加山东省水彩画展,获得优秀奖。

  2006年,国画《惊蛰》参加中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展,获得优秀奖——此次展览最高奖项。同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2006年,国画,《霜降》获“固德杯”全国书画展唯一绘画一等奖。

  2008年国画《清秋》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被评为“中国书画五百强”荣获优秀奖。

  2011年3月,国画《家园》入选全国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2011年 7月,国画《上大梁》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铜奖。

  2012年2月,张弘被评为21世纪中国百位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人物画家。

  著作出版情况:

  1988-1997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出版连环画《圣•尼古拉》《斗篷》《古尔邦节》《爱的冰川》等。

  1989-1996年,由中国连环画发表连环画《写给姐姐的情书》《谢尔盖神父》等作品。

  1995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跨世纪雏鹰行动》宣传画并获黄河金牛奖一等奖。

  1995-1999年,参加省教委主编、山东美术社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1-12册的插图工作。 被评为国家一类教材。

  1996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代英烈余志远》和 《朱红灯》。

  1998年,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卡通自然百科》1-5册,并获国家出版最高奖――冰心奖一等奖。

  2000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名人名言》。

  2001年,由明天出版社出版了《地理大发现》(一)、(二)

  2001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学《音乐》课本1-7册插图。

  2006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深山信使 王顺友》

  (王顺友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中宣部组织绘画)

  2008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水彩画名家张弘》

  在花鸟走兽题材中,他擅长画猴,被誉为“齐鲁猴王”。

  另有大量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大众美术》《连环画报》《中国连环画》等专业报刊杂志。

  蓦然回首

  文/弘

  我成长在教师家庭。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学们都成为红小兵去闹革命了,我因地主成份不能当红小兵,无事可干便爱上了绘画。经历文革,一颗沉默的种子埋进我的生命里,悄悄生长着,我只能用画笔对这个世界诉说。

  记得我在农村时,一个老乡家刚用白灰泥完了墙面,那雪白的墙面引起了我的画兴,我采了一团绿麻叶便在墙上画起了我生命里的第一幅大画:我的笑脸,张家的鸡,赵家的羊……我越画越起劲,画越画越大。突然听得一声吼叫,房主家的大小子飞将过来,醋钵般的拳头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我的大作就这样在一顿胖揍之中结束了,但并没有消减我对画画的热情。

  到了高中阶段,遇上了反击右倾翻案风,学校基本停课,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画画。后来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县文化馆的冯恩堂,便学着他的方法手不离速写本,见什么画什么。那时基本没有什么绘画方面的书籍,记得只有一本托人在北京买的《艺用人体结构》,这本书成了我的葵花宝典。我通过反复临摹,掌握了一些人体结构方面的知识,对画人物更有了信心。

  大学阶段受王永康老师的影响较大,他的油画理论基本是印象派的体系。他当时强调“绘画是科学”,他的这个观点困扰了我好长时间,我过了好多年才认识到它的谬误。绘画不应是科学的而应是反映画家的主观世界的情感。这个认识过程是我从毕业后的漫长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得来的。我从1980年到1990年以创作连环画为主,为各大出版社画了近百套(本)的连环画插图。这个阶段锻炼了我的造型能力和构图创作能力。1982年到1993年,我也画了一些油画,以写实为主导。作品油画《希望》 曾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并获铜奖。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认识到了对艺术的处理要注入趣味性。1993年开始喜欢上了水彩,一画就是十三年。水彩画《凋羽》参加了第九届全国美展。

  从2006年开始我画起了国画。这个时期的我通过恶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画的“空灵”“写意”“主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2010年我到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进修学习。在他的课堂上,我对“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明确的把握。《庄子•齐物论》中讲到的生命是平等的,既有对象之存在,也有主体之存在,二者不可等一。这些理念对我如何让写生变“重形似为重胸臆”有了更加独到的领悟,使我找到了画面的生命所在。这个时期我创作的《惊蛰》获得了全国美展的优秀奖。

  我从油画到水彩再到国画的转变,也吻合了宗白华的艺术的三个层次论:一、单纯的自然描摹;二、情趣的注入(样式);三、反映主观世界(风格)。歌德说过:“大自然生长了花卉,而编织花环的是艺术家。”艺术应该给人以心灵上的最高享受。如仅仅描写实物,即使酷似也不能起到上述的作用。我在无论是国画人物写生还是创作中都自觉地注入情趣,不是要那个“形”,而是要那个“劲”。画画说到底就是一个对比问题,如黑白、疏密、强弱等等。讲的是一个关系,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一个过程。在题材上,我画大凉山彝民的原始生态,农民的纯朴善良,儿童的天真童趣。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获得了生命的极大乐趣。

  我有一方闲章是“箪觚余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崇尚朴素,简单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冰心说过:“只要你是简单的,这世界也就简单。”人生最美的挽歌,莫过于当你在一种有价值的事业中度过了一生。艺术对生命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一个从事艺术的人与官禄、名利场无缘,他们靠诚实的劳动养活自己,耿直、善良、公正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他们的秉性,他们生活得极为本色,不委身于人。

  “灵”与 “肉”是人生的组合体,缺一不可。我有时感叹自己的一生献给的事业,对社会并无直接的贡献。现在想来,我是从事“灵”的那一部分,人的生活不只是物质的“实”,也需要精神的“虚”。如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宗教的信仰,心灵的安放。这样想来,我的追求也是无愧于人生的。


标签:艺术,作品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