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文学
  • 正文内容

品读“三种文化”,看到怎样的上海

阅读:1050 次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8-08-10 09:05:50
基本介绍: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江南文化的荟萃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码头”到“源头”,从“一隅之地”到“江南中心”,上海走过了百余年峥嵘岁月。

  跨越历史的两端,可以看到怎样的“老上海”和“新上海”?众多描述上海历史文化的读本,对今日上海再出发有何意义?新时代如何用好用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资源?本期《解放书单》邀请三位资深学者,开启一段品读上海文脉的书香之旅。

  红色基因根植于城市血脉

  ——专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

  解放书单: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传承着红色基因,承担着重要使命。了解上海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哪些书必读?

  张云:上海的红色文化,内涵之丰厚,形态之多彩,确实称得上博大精深。有关读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全面。

  其中,《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和《破冰:上海土地批租试点亲历者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解放书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让 “中国人”真正凝聚成 “中国人民”。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有什么深入阐释?

  张云: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催生了引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新生的先进力量。同时,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的一个鲜明主题。

  首先,上海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至1919年前后,上海各业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4强。1919年上海“六三”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政治罢工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运动。近代工人阶级的发展和成熟,为上海这座城市催生先进政党创造了条件。

  其次,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使上海成为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的桥头堡。其中,《新青年》《星期评论》《民国日报》等报刊成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阵地,加速了新型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最后,基于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召开和中共中央所在地设于上海等历史事件,该书对上海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优越便捷的社会环境以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等进行阐述。因此,《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是研究上海建党文化、弘扬上海建党精神颇具特色的读本。

  解放书单:《“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是“上海左翼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专著。透过 “电影小组”,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光影?

  张云:丛书共有5本著作,以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跌宕起伏的斗争场景、生动曲折的真实故事,重现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

  《“电影小组”与左翼电影运动》以宣传战为视角,揭示左翼电影运动在白色恐怖下发生并持续的原因,并对《八一宣言》发布后左翼电影力量转向国防电影运动等诸多内容进行剖析,力求梳理史脉和还原真相。该书集史料性、可读性和理论性于一体,在这套丛书中具有代表性。

  20世纪3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在文学、戏剧、电影、美术、新闻出版、革命理论、教育、世界语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有力回击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且是中共有组织、有纲领地领导思想文化斗争的重要标志。左翼文化运动早已深深楔入上海的红色文脉。

  解放书单:有论调提出,抗战时中共在上海主要是搞谍报工作。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张云:将上海的红色文化等同于地下党文化,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必须予以批驳。《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以正视听的有力武器。

  无须否认,中共以上海为依托开展了情报收集、渗透策反等工作,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但这只是中共领导上海抗战的一个方面。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抗战”,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从孤岛抗战到太平洋战争后的租界沦陷,直至迎接抗战最后胜利的1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都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立场,引领上海抗战的斗争方向。

  通过此书的阐述可以看到,上海不仅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期的中心、抗战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军事战略要地、重要后勤基地。

  解放书单:《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一书精选了300余处红色遗址。它们有何特点?哪些“红色印记”不可错过?

  张云: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中共中央早期办公地,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和许多重要党史事件的发生地,拥有众多革命遗址。它们凝聚了党的优良传统和集体智慧,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统计显示,上海现有革命遗址逾600处。《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一书精选的300余处遗址规格很高且品质优良,主要集中于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等地。其中,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等在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传家宝”。

  解放书单:《破冰:上海土地批租试点亲历者说》的侧重点与其他几本完全不同,您为何推荐这本书?

  张云:上海土地批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内地第一个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土地批租改革试点的 “吃螃蟹”之举。以《破冰》为名辑集,意在揭示这一改革试点对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乃至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示范意义。

  该书突出的亮点在于,总结了勇于创新、积极开放并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改革宗旨等成功经验,继承和弘扬了闯关攻坚、奋斗拼搏和学习借鉴等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今天,这部内容丰富、资料权威、题材独特的“亲历者说”,可以给广大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解放书单:您推荐的这五本书,一定程度上也是党史、国史以及改革开放史的缩影。

  张云:是的。这五本书凸显了上海建党伟业、革命文化、抗战精神、历史印痕及上海改革龙头地位等品牌特质,既突出重点,又相互回应,集中展示了根植于上海城市文明血脉之中的红色文化基因及其文化实践成果,具有可贵的社会教化功能。

  可以这么说,时光不仅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留下了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成就,而且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资源。当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时,上海必将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文字中回味“上海味道”

  ——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包亚明

  解放书单:在不少人眼中,近代上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 “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可以看到怎样的精彩?有哪些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海派文化?

  包亚明: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老上海”怀旧作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是一个浮华四溢的“老上海”,是刘呐鸥、穆时英、张爱玲、苏青等人笔下的上海。“老上海”的咖啡馆、酒店、西式公寓、洋房、街巷乃至富豪大亨、千金小姐都成为追怀的对象。

  理想化的“老上海”营造出一种消逝的、记忆中的或想象中的历史氛围,而往往割断了与具体的历史语境的内在联系。这表明,历史不仅是阅读与反思的对象,而且同样可以成为消费与想象的对象。

  由此,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海派文化。我推荐以下五本作品:《上海摩登》(李欧梵著)、《画说百年上海滩》(贺友直画,沈寂著)、《百变上海》(徐喜先、徐建荣著)、《味道上海》(欧阳应霁著)、《上海里弄房》(格雷戈里·布拉肯著)。希望大家能从感性和理性的多个层面,从本地人和外乡人的不同视角,从视觉和味觉的不同感官,从弄堂和城市的不同空间,开启了解上海城市文化的有趣旅程。

  解放书单:《上海摩登》的 “摩登”体现在哪里?

  包亚明:《上海摩登》是一本非常学术的都市研究著作,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好看、好玩。

  《上海摩登》的中译者毛尖曾向读者介绍过该书的四种读法:小说、散文、老上海摩登指南和严肃的批评专著。其迷人之处在于容许甚至纵容读者不那么一本正经地阅读,在于作者跨越时空抓住了“老上海”的感性。

  除了感性,“世界主义”也是一个关键词。物质的感性和世界主义的都市氛围,是“老上海”区别于我国其他地方的显著特色,是上海如梦繁华的内在机理。

  解放书单:《上海摩登》还引发了对上海、香港“双城记”的讨论。人们为何乐于对这两座都市进行比较?

  包亚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香港与上海的镜像关系确实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上海摩登》一书认为,香港对于我们理解上海非常关键,以至于人们看到新上海的城市景观会产生“镜像的镜像”之感。

  与怀旧等情愫勾连在一起的“双城记”,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怀旧更多地不是渴望回到过去,而是进入与过去有某种联系的未来。一方面,上海试图以“老上海”或者香港作为他者对自身繁荣的界定。另一方面,重新进入世界主义进程的上海,将美好的想象投射到自己未来的发展中。这是一种重建地方性知识的尝试,也折射出一种高度消费主义的现实。

  解放书单:《画说百年上海滩》描绘了怎样的众生相?

  包亚明:上世纪80年代,海上画家贺友直和作家沈寂在 《哈哈画报》上联袂推出“百年上海滩”专栏。他们以亲历亲闻的形式描摹上海滩的历史变迁、人物掌故,以普通市民的视角演绎上海从开埠到1949年的百年百态。《画说百年上海滩》是这个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专栏汇集之作。透过平实凝练的语言、细腻生动的画风,我们可以直观感受上海的风云激荡。

  总的来看,海派文化是充满个性化色彩的都市文化。除了世俗性、灵活性,还具有开放性乃至自我批判性等宝贵特征。特别是,对现实的关怀及其与市场的紧密联系,让海派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是值得发现、发掘和弘扬的。

  解放书单:用相机记录上海的作品不算少,《百变上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包亚明:徐喜先、徐建荣父子的摄影集《百变上海》,是两代上海人站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所看到的上海街景。这是关于上海这座城市非常有趣而又难得的平民叙事。

  徐喜先本是一名普通职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拍摄上海的乡镇和城市街景,40多年完成了4万余张照片的拍摄。尤为难得的是,徐喜先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拍摄前会画好线路图,拍摄过程中还会做笔记。正因为有了父亲精心保留的地理信息资料,徐建荣才能在大致相同的角度重拍新景。

  比如,在浦东大道歇浦路渡口,除了一棵树没有变,其他的都变了,杨浦大桥更以新鲜的面孔横贯整个画面,在传递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之余,又折射出丰富的戏剧性张力。这些作品曾以“见证上海”为名,在淮海路影艺坊展出,引发观展者的集体回忆及对上海沧桑变迁的感慨。

  解放书单:《味道上海》中提到,上海人的生活态度是“忙里偷甜”。透过这本书,可以忆起怎样的“上海味道”?

  包亚明:欧阳应霁是中国香港的专栏作家,上海则是他母亲出生的地方。他在上海120多个吃喝地标的味觉之旅中,用“味觉定位法”来寻觅经验中和想象中的上海味道。这种异乡客的上海味道,有时会因为满心满胃的温暖而令人会心一笑。但是,本地人不会将其视为觅食指南,而更多的是借助他者的眼光、记忆、感知和想象,来理解城市百味。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心中的城市和别人眼中的城市,不需要强求一律。自然有趣而味道丰满才是关键。

  解放书单:作为中国最早的商品房,诞生于19世纪末的里弄房给申城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爱尔兰人格雷戈里·布拉肯又有什么新发现?

  包亚明:石库门是一种给上海人带来“屋里厢”感觉的建筑形式和生活空间。它是保留天井、客房、厢房等江南传统民居特色的欧式联排住宅。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已占据上海市区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石库门弄堂创造了一种生机盎然的社区生活。

  《上海里弄房》的作者格雷戈里·布拉肯,曾在亚洲生活和工作多年。书中,他还用专门的章节对王安忆、张艺谋、石黑一雄等人作品中的上海里弄房进行分析,读来颇有启发,仿佛带领我们领略了上海的中西合璧底色。

  诗性文化的根底和沃土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

  解放书单:在乾隆下江南的传说中,“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江南备受推崇。对今人而言,可以通过哪些书籍游历江南?

  刘士林:1784年,乾隆在杭州发布南巡记,认为自己50年的帝王生涯做了两件事:一是“西师”,如平定准噶尔;二是“南巡”,即六下江南。前者为国之大事,后者是游山玩水,怎么会相提并论?

  乾隆认为,人生至少有两种评价体系:一是实践理性的,主要看你干了什么或是否取得成功;二是审美主义的,这要看你是否实现了人生理想,是不是真正愉快和满足。孔子和弟子谈人生时,没有把“票”投给一心追求仕途的学生,而是给了喜欢大自然的曾参,这就是给出了他的答案。

  仅就江南研究而言,各种著述汗牛充栋。但兼具文化精神和审美品质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这里暂且推荐三本入门读物:

  第一本是李渔的 《闲情偶寄》。这本书没什么版本分别,一般正规出版的都可以。在书中,李渔建构了一种既不同于北方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江南文化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对了解和把握江南文化具有美学概论的意义。

  第二本是 《郁达夫游记选集》。我读的是新华出版社2010年的版本,其他版本也可。“曾因酒醉鞭名马,不敢多情累美人”是郁达夫的自况。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东晋名士的风度、明清江南士大夫(如金圣叹)的狷狂,同时也带有一点早期海派文人的颓废。从这种典型的人物入手,是认识江南这个典型环境的路径之一。

  第三本是陈从周的 《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从周作为“江南文化的托命人”,是我们通向古典江南文化和生活场景为数不多的引路人。

  解放书单:“六下江南”的过程中,皇帝会要求画师把江南园林的构造、美景一一描绘下来;回到京城后,再对照仿建。江南园林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说园》一书中有什么见解?

  刘士林: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高峰,江南园林是江南文化在空间形态上的最高代表,是“最像江南的江南”。同时,江南园林还是东方审美生活的极致形态,被不少人视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和归宿。乾隆每次都带着江南建筑样式和风格回京,和历史上那些一到江南就不想离开的文人士大夫本质上是一样的。

  陈从周一生著述众多,但以《说园》为最精。这与他对江南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无比钟情密不可分,也源于他对商业化和世俗化的现代都市文化的不满。他认为,中国园林以“雅”为主。他把空调比喻为“洋空气”,说它只有“凉”而没有“凉意”,后者只能到藏在深山的江南古寺里去找寻。这是一种对江南文化的深切体验和省察。

  解放书单:《闲情偶寄》一度被称为 “江南品质生活的古典教科书”,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刘士林:明末清初文人李渔所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哲学,二是技术。有了前者,江南文化就有了自己的根据和原理;有了后者,江南的生活方式才是鲜活的、可行的。

  坦率地讲,中国历史更多强调“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但李渔认为,不应该把事情搞得如此对立。他举例说:富贵之家可以用名花,寒素之家也可在屋旁隙地种树栽花,“以备点缀云鬓之用”。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既悦妇人之心,复娱男子之目”,便宜不宜多乎?

  《闲情偶寄》还讲到食谱食材、医疗食疗、装修设计等,是江南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事实上,要掌握传统江南生活技艺,关键是肯不肯在细节上动脑筋、下功夫。这种对生活细节的高度重视,让江南人在大体相同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可以过得更滋润。

  解放书单:翻阅《郁达夫游记选集》可以发现,作者似乎是一个“不太喜欢江南的江南人”。理解江南文化,为什么要看他的作品?

  刘士林:和很多“喜欢江南的北方人”相反,郁达夫算得上是一个“背叛了故乡的人”。比如,他写当时的杭州人,就用了“意志的薄弱,议论的纷纭;以文雅自夸,以清高自命”等性情之语。但这只是一种表象,更应该理解为“反话”。

  其实,郁达夫对江南文化和城市有很深的理性认识。在《扬州旧梦寄语堂》中,他深刻地指出,扬州兴盛的主要原因是江南运河开凿,衰败的原因则是铁路这种现代交通系统的崛起,于是“只剩下了一个历史上的虚壳”。郁达夫一生多次游历江南,每到一处都会留下文字,如果系统地整理和研究,自然是江南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资源。

  解放书单: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您在《江南话语》中提出,江南可以看作中华民族灵魂的乡关。这该如何理解?

  刘士林: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和武库,江南文化则是中国诗性文化的根底和沃土。

  在中国,江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发达,第二个特点是景观漂亮。这种发达和漂亮,不在于规模与豪华,而是提供了一种城市文化空间。这应该成为世界城市和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

  解放书单:您推介的作品,大体阐发的是江南古典之美。新时代,又该如何进一步传承、创新江南文化?

  刘士林:推荐这几本书,是希望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江南。古代江南文化符合人的爱美和游戏天性,代表一种自由需求。今天,不少人成了工作狂,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只知道吃马铃薯的人”。如果他们多一点江南文化的熏陶,也许会过得更为自在、风雅。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能够感受、了解、体验江南文化之美的人,是用好用足江南文化的第一步。但在 “麦当劳化”和“麦当娜化”的今天,这个“人”并不容易找到。我们需要更多的美学教育,帮助人们平衡好功利性需要和审美需要。


标签:文化,作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