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道太乡传承“非遗”文化唤醒文化自信

阅读:1146 次 作者: 来源:丽水日报 发布日期:2019-03-19 10:42:59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非遗文化资讯。

  “野菊花开满坡,开满坡,风吹河水闪金坡……”连日来,在龙泉市道太乡供村花鼓戏非遗文化广场里,总会有几位村民正在表演锦安花鼓戏,演员扮相耐人寻味,唱词字正腔圆,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

  据了解,锦安花鼓戏起源于明朝洪武初年,由当时来自安徽凤阳一支靠花鼓行乞谋生的民间戏班传授,距今已有650余年历史,如今是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以来,道太乡在供村文化礼堂的广场一侧专门设置花鼓戏文化专栏,通过图片、文字以及服装彩绘等形式充分展示当地花鼓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不仅内容丰富,也为该村非遗文化传承注入了崭新活力。

  “从前,村民们想要唱歌、健身都没有好的场所。现在有了文化广场,大家吃完晚饭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一起活动、畅聊,参加民俗表演,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让村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花鼓戏传唱交流提供了平台。”该村党支部书记兰美章如是说。

  为更好地让锦安花鼓戏在当地落地生根,2018年,道太乡供村小学还把花鼓戏编进了教科书,让“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供村小学校长叶伟康表示,有了非遗文化广场,文化氛围更浓厚了,我们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到非遗文化广场开展花鼓戏教学工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将非遗文化纳入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部分,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更能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留住乡愁’的有效载体。”道太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乡里还将以“非遗传承人进文化礼堂”“非遗传承培训常态化”等内容逐步开展花鼓戏传承工作,让广大村民成为文化礼堂的建设者和非遗文化的守护者,让锦安花鼓戏在道太遍地开花。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