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企业文化 教育培训
  • 正文内容

清华、碧桂园共孵返乡“双创” 教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阅读:834 次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9-03-22 16:38:2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教育培训资讯。

  人才决定未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随着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市场带动和乡情拉动的多重作用,农业农村正成创业创新的热土,返乡创业者也在这片热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几年,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一批农民工、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城镇人员、企业主和“海归”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目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780万人,其中农民工540万人,其他返乡下乡人员240万人。

  如何能更好帮助返乡创业者适应农村市场、升级产业?清华大学和碧桂园等高校和民企结合自身优势,为返乡创业者们提供知识答疑和市场指导,探索以学带农,以商带农的发展的新路径。

  掀起返乡下乡“双创”新热潮

  3月11日-16日,来自碧桂园结对帮扶9省14县的创业青年和帮扶干部共58人走进清华园,参加第1期“青创10万+”?碧桂园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研修班。来自河北的李京梅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前,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李京梅和丈夫带着资金回新河县老家,开公司、建大棚,种植灵芝、羊肚菌。他们租下400多亩村集体土地,搭起了40个大棚,通过土地租金、劳动报酬等方式链接了当地200多户贫困户,户均月增收2000多元,目前仅剩40多户尚未脱贫。

  羊肚菌种植效益可观。但李京梅表示,由于羊肚菌属于不太成熟的物种,种植过程中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在当地并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指导。2018年5月以后,碧桂园结对帮扶新河县,联动华大农业提供24小时免费技术咨询,解决了不少问题。

  “就说最近,菌包都从缝里长出来了,不少埋了菌种的地方根本不长”,李京梅说,“后来咨询了碧桂园的农业专家,是通风把土面吹干了,让我们往沟里灌水,问题就解决了。”

  她坦言,农业的收入跟电子产品的收入没法比。2018年,碧桂园河北区域公司帮扶他们采购了10万元菌菇农产品,才保证了增收。而两三年回本,五年有收益,是她能够接受的心理预期。没想到,自己借着碧桂园帮扶的机会到清华大学上课。

  “这是我听过师资水平最高的课。”李京梅表示有的课程甚至颠覆了她的认知。首先她想明白的是,现在技术有了,生产链有了,就是销售问题。“以前上的都是农业技术课程,从没想过可以把菌包包装起来当作产品出售,以前拍抖音我也只拍农民采摘过程,其实应该拍朋友采摘娱乐的最真实、生活化的场景。”

  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相比,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素质、结构、效能等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突破2000万,但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约3.6亿人口的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相比,所占比例仅5%左右。

  民企高校共育农村“致富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有没有人气,能不能留得住人才,农村人口结构能否优化,是乡村是否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碧桂园等大型民营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对此更有体会。

  从2018年开始,碧桂园积极支持共青团中央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三个10万”计划,即在2020年内“扶持10万名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资助10万名因学致贫学子完成学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至少帮助10万名贫困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碧桂园各认领承担1万人的帮扶任务实施“三个1万”计划。同年10月,碧桂园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担了战略合作中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作,此次研修班即是人才培训项目之一。

  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修班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紧密围绕乡村产业人才需求,聚焦农业和旅游产业,瞄准返乡创业青年在政策把握、商业模式设计、产品开发、品牌培育、营销策划、创业融资和创业方法等方面痛点、困惑设计和开发课程。期间,针对学员带来的37个创业项目进行了五轮精心梳理打磨,碧桂园还将从中挑选部分带贫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资金、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帮扶。

  对于课程的实用性,熊鹏等9名来自深度贫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学员最有发言权。在深度贫困与功能定位的双重约束下,陕西蓝田、宁陕等这些县如何长效脱贫更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曾经体育老师的熊鹏回到西安市蓝田县黄沙沟村,建立村民集体合作社,在秦岭非生态保护区的山脚种养花菇。香菇基地目前有150个大棚,有运输车辆和冷库,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基地用工等方式容纳了34户约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30多人。女工日增收70元,男工100元,目前仅剩9户没脱贫。

  “由于秦岭早晚温差大,香菇肉厚味鲜,微信平台发一发就有人来买,两三天收购一次,每次卖掉两三千斤,不愁卖不出,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即可。”但学习以后,熊鹏方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不仅是做大一个产业这么简单。

  “以前认为就是把村里的路修好,把路灯安装好就是乡村振兴”,听完清华老师们的课程后,熊鹏结合村里3018人口已有近2000人返乡,想到下一步在香菇产业基础上带动建设用工、餐饮、体验活动等,留住年轻劳动力进而发展壮大乡村经济。

  深度贫困需驱动“三产”融合

  通过面授和远程两种形式,除了给全国创业青年带去提升创业者认知水平,此次研修班还要帮助他们增强创新经营的能力。

  2019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返乡下乡“双创”人员中,创办的实体广泛涵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域,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和新产业新业态超过八成,不过,利用信息技术创业创新的只有54%。

  研修课上,半汤乡学院院长、义乌工商学院陈民利教授指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背景就是信息化网络科技。“我这几年走了全国上百个县,非常多的村庄,看到的是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特别是数字鸿沟的状态。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网络把农特产品卖到远端(外部)市场,拉大销量,提高价格,增加收入。”她认为,乡村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是简单的工业的下沉,而是通过电子商务驱动“互联网+”一二三产的融合。这一点对来自东乡的马国龙学员深有启发。

  位于深度贫困“三区三州”地区的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虽然家家户户都养羊,当地却没有羊产业。碧桂园从2018年4月开始结对帮扶东乡,通过启动“消费扶贫月”、举办“爱在东乡”晚宴以及电商渠道,将1万只东乡羊卖到了全国各地,直接链接大约3000户贫困户,养殖小户户均增收600至900元;大部分为养殖大户,户均增收3000至5000元。马国龙的合信源合作社是碧桂园帮扶的单位。去年双十一,马国龙通过带动东乡县坪庄乡坪庄村坪庄社贫困户20户,共计收羊600多只,实现实际增收16万多元,帮助一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

  马国龙说,因为缺乏资金搭建冷链,过去大家只能看着附近的市场,看到碧桂园通过电商平台把东乡羊成功买到全国各地,结合研修课学到的知识,他决定今年要努力往电商方面发展。他计划今年链接贫困户增加到40户,按照每一批羊三个月即可出栏,一年出售12只东乡羊,户均年增收可达12000元。

  “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这是政府鼓励和引导人才到乡村创业兴业的方针政策。32岁的广西田东青年岑参从中山大学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曾在港资企业做过三年销售经理。看到家乡芒果质量好产量高,果农收入却不高,2012年,他违背父母意愿辞职回乡做芒果电商销售。“好不容易离开农村去到大城市,又回农村,父母不理解,我感觉在城里感觉却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回家乡就不一样了,更能实现个人价值。”

  如今,岑参已经是百色市电商协会会长、县电商协会副会长,来清华参加研修班之前,外来商贩靠以次充好压价的问题已经让他困扰了一两年。原本想着带着外面大城市的理念回乡,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年轻人一起做电商,没想到有样学样的人越来越多,恶性竞争甚至给百色芒果品牌的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次回去,岑参决定改变战略。“以前我们是销售商,面对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今年我们要转成平台商,利用经验、技术和链接优势,支撑县域经济。”他认为,抱团发展,增加声量,才能将县域市场经济调整回有序状态。

  再进城开阔视野 重回乡村促振兴

  这种从上至下、以开阔视野的方式帮扶创业,对陕西省铜州市耀州区的左林斌来说更加直接。2016年为照顾父母返乡的左林斌突发奇想,将村里漫山遍野的山桃摘了下来,取核打磨,发了几条抖音视频,竟以每串手链500元的价格获得了第一笔订单。

  2018年碧桂园旗下文化公司帮扶下,采购一批颈椎枕、拖鞋等,这笔“巨额”订单,将帮助村里42户贫困户,每户将增收约1500元。一直以来,左林斌都认为产品足够好,生产效率提高就行。但从文化经济到卖“萌”经济,让左林斌感觉自家出品实在有些“落伍”了,这是经营理念上的彻底改变。

  农村仍然是广阔天地,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舞台。3月16日结业典礼结束后,左林斌将回到大山深处,会花更多时间琢磨“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好产品”。返乡下乡人员都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积累,受过工业化的训练、城镇化的熏陶。左林斌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将“就地”和“进城”两种就业创业方式结合起来,把“靠技能”就业和“靠融合”创业结合起来。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用不可低估,规模还将壮大。

  不过,要进一步通过他们的创业创新,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而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系统谋划,培养和造就善于致富带富的乡村本土人才队伍,碧桂园在团中央、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联合共青团组织、清华大学正在努力推进这项人才计划,推动乡村振兴。不久的将来,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创业创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取得“双赢”、“多赢”的效果。(记者 刘尚文)


标签:教育培训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