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企业
  • 正文内容

“数说”国企工匠李增红

阅读:2289 次 作者:陆文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9-07-30 10:17:00
基本介绍:

  他起点不高,技校毕业后来到施工生产一线成为一名普通电力工人。长年累月背井离乡艰苦劳作,他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学习不辍,他走在科技发展最前沿。24年,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兢兢业业的精神,抱着对企业、对他人的热爱,中铁上海工程局的李增红,从一名普通工人跃升为这个时代最为需要的专家型技术人才,成为无数产业工人的楷模。

  创新:50余项小改小革

  1972年,李增红生于河北霸州的一个小镇。或许因为是铁路子弟的缘故,或许是耳濡目染,李增红自小便萌生了对电的兴趣。生活的贫瘠,并未阻隔他对知识的渴望,借书、买书、看书,成了他当时最大的爱好。

  1991年,20岁的李增红技校毕业,来到铁四局给排水处修配厂,终于圆了一个梦,步入中铁大家庭电力工人的行列。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好电工”。

  工作不久,李增红“肯钻、爱钻”的劲头就表露无遗。2006年,李增红来到昆明,负责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随着工程的推进,由于管道突发“渗水”,机头内部积水成泽。在以前,项目部只能派人24小时把守。长此以往,既浪费时间又造成了安全隐患。

  如何把积水及时排出?李增红陷入沉思。经过反复摸索,他在机头内部安装了一个自动抽水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探头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动与停止。没想到,这一改革保证了机头内电气设备的安全,提高了效率,还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看到这一创举,负责现场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胡斌兴奋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增红,好样的!”

  爱动脑筋的李增红更不乏创新精神。在外人看来,电力设备安装就是照着图纸安装,哪有什么创新?其实创新不创新,不在于工作属性,而在于干工作的人有没有一股创新的劲头和勇气。

  有一次,在施工中,李增红发现要准确监控机头、电流(压)、管道压力、油压等的运行情况,需要安装多台摄像头,而有多少个摄像头就需要多少个监视器,既麻烦又容易出现误差。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项目传达室保安监视系统获得灵感,通过廉价的画面分割器,仅用一个监视器就可以把所有摄像头的传输信号呈现在一个屏幕上,既简捷方便,又一目了然。

  创新无处不在。2009年,在上海白龙港SST2.6标施工中,重达28吨的管材吊装成为重大危险源,施工中不仅要将管材吊起来,还要使管材调转角度符合施工需要。为此,他对传统的吊装模式进行革新,设计出一个“门”字型的吊装模架,使管材在吊装中得以灵活转换角度。为使长2.5米、高4.7米的管材准确吊入工作井,他又在工作井壁上安装了自制无线“电子眼”,使司机在吊车内就能观察到井下大事小情,避免了视觉盲区的出现。由于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短短数月,这一系统就在白龙港南线东段风靡一时。

  据统计,24年来,勤学好学的李增红在自己喜爱的顶管领域累计进行了50余项既简单又实用的小改革,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业主、项目经理和一线职工的赞声一片。

  创效:24年、20个项目、2000万效益

  入职近24年来,李增红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他先后在铜陵、肃宁、昆明、长沙、南京、合肥、襄樊、上海等地主持大型顶管项目电力设备安装10余个,解决施工技术难题20项,为企业节约、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

  2009年,上海青草沙项目。这是一项以“超大的口径、超长的顶距”在业内著称的顶管工程。开工伊始,长距离“电压降”成为横亘在项目前面的首个拦路虎。

  如果采用原来的380V的电压供电系统,选择3×150mm2的电缆,顶进200米后电压将迅速下降,还未顶到500米,就会因为电压不足,掘进机无法正常启动。如果满足电压,采用3×480mm2的电缆,虽能够满足长距离顶管供电,但电缆费用却十分惊人。

  两套方案均有瑕疵。为节省成本,李增红经过反复论证,专门设计了“升压——输电——降压——用电”的供电方案,采用660V电压、三根单相150mm2的电缆供电。这一举措不但满足了长距离顶管供电电压降问题,而且从根本上实现了变频器与供电系统兼容问题,既方便了施工,又降低了电缆投入,直接节约成本80余万元。随后,该技术在青草沙严桥支线C6标、白龙港SST2.6标项目被推广普及,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2013年,李增红几经辗转来到昆明滇池湖畔。作为金沙江水系,滇池为长江提供的水虽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被高山峡谷闭塞于高原上的淡水湖泊,其意义却弥足珍贵。

  由于施工在海埂公园内进行,整个公园沿滇池湖岸而建。在如此优美的国家级核心风景区进行施工,对于建设者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泥浆排放是环保控制的一大难点。”长达20公里的泥浆管道,要确保不排一滴污水,绝非易事。

  由于工程位于滇池风景区内,施工所产生的85万方泥浆必须运输到风景区外,而长达13公里的泥浆输送管极易堵塞。但业主要求输送过程即不能影响景区游览,更不能造成滇池二次污染。李增红在勘察完现场后,决定抓住泥浆输送的一头一尾做文章。在出浆源头上,他设计建设了两座泥浆收储箱,在箱体内放置了自制的泥浆搅拌机,将泥浆进行二次搅拌再利用泥浆泵接力输送到景区外的泥浆池里。为提高泥浆处理场的循环使用,他经过反复50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絮凝剂成分,泥浆在絮凝剂作用下只需30分钟就能沉淀,一周后即可被运走。通过对输送方案的创新,不仅为昆明城市建设带来了上海技术,还节约近1000万元。

  创造:15项发明在他手中诞生

  时代在前进,在浩荡的时代潮流面前,李增红依然保持着一股旺盛的精力和不服输、勇于创新的劲头。正是凭着这股劲儿,从注浆压力传感器制作,到顶管掘进机研制,24年来共有15项发明革新在他手中诞生。其中4项被评为国家级发明专利,7项被评为国家实用性专利,累计创造经济价值2000多万元,被工友尊称为身边的“电力大师”。

  “没有天生的大师,只有刻苦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攀登上科学技术的高峰。”对于这一点,李增红深信不疑。24年间,李增红记下了超过30本工作笔记,用15万字的记录无声地述说着工人“发明家”的创新历程,成为他独一无二的技术财富。

  年复一年的学习中,李增红的理论功底日渐扎实。2012年以来,李增红先后获得中铁上海工程局“先进生产者”、首届“十大杰出员工”——金牌工人、第五届“中国中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第三届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等称号。2015年4月,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李增红凭借耀眼的成绩,当选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创痛:七年一剑又如何

  2009年3月10日,这是局高级技师培训考试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李增红苦苦等了七年。对于一名技术工人而言,高级职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七年来,除了异常繁忙的工作之外,李增红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压在了复习考试上。在项目办公室、在职工宿舍、在工程技术部组织的培训班,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看到李增红潜心复习、认真备考的身影。走进他的宿舍,不大的一张书桌上,《现代非开挖工程机械》《顶管和微型隧道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隧道掘进施工技术》等十几本专业理论书籍和20几本的读书笔记码得整整齐齐,甚至被贴了分类标签。李增红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专注可见一斑。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2009年春节刚过,项目突然接到业主通知:要求3月25日26#工作井机头必须完成安装调试、出洞。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非常指令”,李增红陷入了两难。如果回去考试,虽然最终能拿下高级职称,但项目的节点工期势必受到影响;如果留下来,工期确保了,但七年的等待就此化为泡影。

  由于青草沙顶管开顶在即,且现场只有他一名电工,一边是项目的重要节点,一边是自己“七年磨一剑”的考试。看着项目领导和同事们殷切的期盼与目光,李增红在这场公与私的人生大考中,毅然选择了留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2年春,湖北文理学院成人自学考试开始了。这次李增红没有错过,他特意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如今,学业已经结束。逐梦人生,学无止境,李增红将再次踏上新征程。

  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李增红用24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国中铁精神。而在耀眼的光环和如潮般的掌声背后,是李增红勇往直前、永不停歇的脚步。(记者 陆文军 张笑铭)


标签:人物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