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传统不是一尊不动的雕像,它的生命是热情而洋溢的,犹如一道洪流,在不断的奔腾中,积攒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其求秩序、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精髓深入中国社会,在历史上不仅维护了古代社会的良好秩序,在当今社会仍然具备强韧而持久的生命力。李瑞环同志曾经说“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合’”.[78]
“和合”传统政治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心理选择和行为模式。在家庭,惟愿“家和万事兴”;在日常生活中,祈愿和美甜蜜;做生意时,讲究和气生财;从事政治,目标是政通人和;干事创业,要求和衷共济、内外和顺;结缔姻缘,则希望琴瑟相和;与人相处,看重温和待人;看待世界,需要平和达观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素质的重要尺度。
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依然是宝贵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返本方可开新,品味经典才能观照现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而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论语》中的“和合”政治思想为我们的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养料,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珍贵的思想宝库,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合”政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引出活水,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正确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社会衔接,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使传统政治文化魅力再显、辉煌再生。
参考文献
[1]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2005:卷七。
[2]陈慧。如琢如磨:《论语》中的人性与道德修养[J].中国哲学史,2014(4):12-19.
[3]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R].中南海历史文化讲座编辑组。内部讲座与专题报告(上册),2009:241.
[4]江宜桦。《论语》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J].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8(3):192-231.
[5]周茂春。解构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01):36-38.
[6]吕思勉。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131.
[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52.
[8]蔡沈注。四书五经·书经集传[M].北京:中国书店,2011.
[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季氏第十六[M].北京:中国书店,2011:70.
[10]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1:17.
[1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八佾第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11.
[12]朱熹注。四书五经·孟子集注·离娄上[M].北京:中国书店,2011:55.
[13]修海林。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112.
[1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15]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里仁第四[M].北京:中国书店,2011:14.
[1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述而第七[M].北京:中国书店,2011:30.
[1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卫灵公第十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67.
[1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里仁第四[M].北京:中国书店,2011:14.
[1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学而第一[M].北京:中国书店,2011:1.
[20]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里仁第四[M].北京:中国书店,2011:14.
[2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里仁第四[M].北京:中国书店,2011:13.
[2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乡党第十[M].北京:中国书店,2011:42.
[23]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述而第七[M].北京:中国书店,2011:29.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2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6.
[2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公冶长第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23.
[2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2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公冶长第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24.
[2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为政第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7.
[30]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公冶长第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25.
[3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50.
[3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八佾第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12.
[33]李泽厚。孔子再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80(1):7.
[3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八佾第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13.
[35]蔡沈注。四书五经·书经集传·多方[M].北京:中国书店,2011:112.
[3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春秋三传·隐公十一年[M].北京:中国书店,2011:59.
[37]陈澔注。四书五经·礼记集说·曲礼上[M].北京:中国书店,2011:5.
[3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3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乡党第十[M].北京:中国书店,2011:41.
[40]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54.
[41]陈澔注。四书五经·礼记集说·仲尼燕居[M].北京:中国书店,2011:128.
[4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2.
[43]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2.
[4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八佾第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11.
[45]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乡党第十[M].北京:中国书店,2011:42.
[4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里仁第四[M].北京:中国书店,2011:15.
[4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2.
[4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1.
[4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2.
[50]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季氏第十六[M].北京:中国书店,2011:69.
[5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卫灵公第十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64.
[5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3.
[53]赵靖。赵靖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5.
[5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季氏第十六[M].北京:中国书店,2011:69.
[55]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5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学而第一[M].北京:中国书店,2011:1.
[57]李山注。管子·牧民[M].北京:中国书局,2009:1.
[5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尧曰第二十[M].北京:中国书店,2011:87.
[59]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述而第七[M].北京:中国书店,2011:29.
[60]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雍也第六[M].北京:中国书店,2011:26.
[6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先进第十一[M].北京:中国书店,2011:45.
[6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7.
[63]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公冶第五[M].北京:中国书店,2011:20
[6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尧曰第二十[M].北京:中国书店,2011:87.
[65]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为政第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7.
[66]周海春。《论语》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5.
[6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M].北京:中国书店,2011:57.
[68]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69]陈永明,瞿德瑜译。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36.
[70]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7.
[71]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为政第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7.
[72]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2011:49.
[73]马玉山注。左传·昭公二十年[M].山西:三晋出版社,2008:192.
[74]杨艳春。中国以德治国思想的古今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5.
[75]李泽厚。中国近代史思想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76]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阳货第十七[M].北京:中国书店,2011:79.
[7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泰伯第八[M].北京:中国书店,2011:33.
[78]李瑞环。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的讲话(摘要)[N].人民日报,200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