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文艺论文
  • 正文内容

中国大众的“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反思

阅读:1463 次 作者: 来源:论文网 发布日期:2018-07-10 11:40:28
基本介绍:

  第一节 “世俗化”审美趣味对中国大众的影响

  在上文提到,“世俗化”是和宗教主义较对立的一个概念,从整个中国发展的趋势来看,“世俗化”势不可挡。“世俗化”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从意识形态上来讲,整个中国社会弥漫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直接作用于中国大众的审美文化活动,以至于审美趣味呈现“世俗化”的转向。

  大众审美文化是一种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本身呈现出平面化、审美日常化、艺术商品化、无深度等“世俗化”的特征,纵观当下中国大众审美心态,由大众文化带来的“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比起理想更注重当下

  “诗和远方”在中国大众的眼里已变成一种奢求,每个人为现实生活奔波,为利益忙碌,用“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能更符合当下中国大众的内心感受。当人们褪去一天的工作疲劳,回到家窝在沙发上看个肥皂剧,搞笑综艺或是上网刷个微博、朋友圈,看看八卦,可能更实际也更轻松。

  当下本我的快乐原则成为一切行为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文化情怀更是被改变,大众文化带来的世俗趣味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人们更关注当下,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生命意识的完善,将理想和信仰暂时放在一边。但这种变化是和全球经济化、文化转变息息相关,不能否认理想主义已不复存在,审美趣味的世俗化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我们应以辩证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二)拜金主义被推崇

  由于“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商业文化的发展,以“金钱”为信仰已是见怪不怪。

  “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字字戳心,但也无可奈何。这其中不乏“一部分作家紧跟形势,追热点,匆忙笔烹精神快餐;另一类作家以另类的形象招摇过市,刺激和调动某些被抑制的欲望,以形成自己的”独特市场“,还有一些作家大搞自我炒作,涂脂抹粉,吹吹捧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艺术品市场化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退步,审美本应该是超越功利性的精神活动,但也许与金钱的联姻会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也许会造成一味的随波逐流迎合市场,若是无目的性的创作恰好迎合了市场,受到大众的欢迎,启发了人们的思考,这不但符合艺术创作的初衷,也解决了艺术家们的现实问题。

  为了巨大的市场收益,商人们必须对大众的需求和审美趣味进行“风险评估”,这难免造成作品一味迎合大众的“媚俗”,这种“媚俗”成为艺术创作的恶性循环。这种不正常的走向使文化市场一顿混乱、低迷,一些缺少判断力的中国大众会以某些充满“媚俗”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尤其是青少年,纸醉金迷、颓废迷茫的作品难免会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三)无深度平面化倾向

  艺术品的市场化造成大众文化的“无深度平面化”,文艺工作者提供大众各种具有娱乐精神的“作品”,八卦、炒作充斥着电视和报道,人们放弃了对生命本质和终极理想的追求,只一味的满足于自我的感官刺激。审美活动原本是以哲学观念为基础的意识活动,正因为超越了客观现实才让人享受,但当下的中国大众不愿意对具有深刻意蕴的审美客体进行审美。玩味、时尚、求新求变更符合快节奏的中国大众们的审美活动。

  这种“快餐式”的审美活动在“狂欢”过后仿佛没留下痕迹就被新的潮流所取代,但我们应秉着客观的态度对待这一切。社会本身就是又不同阶层的人构成的,精英和大众的文化本就不一致,不必将精英文化中“深刻”的部分硬塞给大众们理解和消化,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即可,我们应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接受这种变化,但也希望为大众文化创作作品的文艺工作者们减少类型化作品的创作,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是雅俗共赏,流芳百世的。

  第二节 历史和人文的视野看待中国大众的感性解放

  从中国历史和人文的视野看,中国大众的感性解放之路走的崎岖且慢长。感性的解放与被满足,一直是被压制的。在传统的文化视野中,感性是低俗和堕落的表征,人生存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得到最低级的感性的、欲望的满足,而是要去追求道德上的人格升华。

  沿着历史的脉络梳理,儒家明确的提出“人禽有别”,人要摆脱动物性冲动,建立一种道德上的人格来超越肉身欲望的肤浅与盲目。用诗歌和音乐教化先民,使他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的接受了“理性”的制约。音乐和诗歌被赋予了很多实指性、功能性内容,如祭祀、祈福、歌功颂德等,诗歌则通过“兴观群怨”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也是出于正视人的生物性存在的现实,本能是顽强的,感性的冲动又不可抑制,那么只有通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方式来与之协商,想要彻底摆脱感性活动的展开,只是儒家先哲们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个感性禁锢时期即文化大革命时期,其指导思想要求民众在政治觉悟、生活作风上达到高度同一。走在街上,满眼的绿军装、红袖标,说一样的政治口号,看一样的样板戏。被政治的狂热浇筑的头脑,其内心深处的感性成分只能被压抑,一旦释放,它所产生的效果绝不是抚慰和宣泄,而是陷入政治斗争的洪流中,令空白的灵魂无所依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一直是内倾的、压抑的、封闭的,在这个系统内,伦理道德的成分被过大的强化,被加之于人性之上,沦为功利的追逐。理性要求人们同一,并时时提醒人们不可堕落,人们谨小慎微,将感性解放的欲望深埋于心。

  所以当中国迈进新世纪,在社会经济因素的深刻影响下,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时,便可以理解和宽容人们的狂欢与激情,可以为这个时代的降临而感到欣慰,人们的视线慢慢从公共话语转到个人生活的新领域。我们应以理智客观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变化,这对于整个文化市场来说是一个契机。什么样的作品能真正的从“人”这一角度出发,体现出对人类生命的关怀及对人崇尚自由的肯定,这也是对艺术创作者的考验。

  第三节 鼓励大众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发展

  (一) 整合文化优势,扩展大众文化选择空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众的审美趣味发展也展现出丰富性、多元化的特点。个性迥异的审美主体导致了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感性”的解放也呈现出了更多更好的发展趋向,这向新的社会要求作出及时的变化和调整。

  在当今这个多文化元素聚合的时代,期望以一种标准来概括和规范社会文化局面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大众文化的流行,让文学的范畴扩大,应当包括电视、电影等大众文化形式,可以说这是一个“泛文学”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得以流行,笔者认为应鼓励文艺创作者将视野放远放宽。“新世纪文学并不像那么多人悲观失望抱怨说的那样只是垃圾和泡沫,这不需要用数量经济学去论证新世纪如何。新世纪的可贵和可爱之处就在于,垃圾、泡沫和好的,比较好的,较次的都可以存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文学已经濒临死亡的时代,中国的文学市场还如此繁茂,这是不需要哭哭啼啼的。”

  这样“繁茂”的景象正促成了多元化文化的产生,但笔者认为当下文化若是能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精华之处相融合,是否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呢?.大众文化即使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应当对自身更加完善,类型化、模式化的作品终究会被淘汰,运用审美的、巧妙的方式和手法,以人文关怀为视角也不为一个新的尝试,一举两得,既收获了利益又博得了大众的青睐。文艺应与人同在,和审美趣味共存,提高文化作品的品质,就会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

  (二)发展和丰富美育

  当下的中国大众对大众文化抱有极大的兴趣,是由整体水平决定的。传统的文化教育中,美学的讲授几乎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会被提及,通常也只是某些课本上的阅读鉴赏,美育效果甚微。进入新世纪,虽然在高等院校课堂内开设了有关美学的课程,但其受众面相对局限。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汉字英雄》等寓教于乐的节目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更容易吸收,不仅富有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又将教学穿插其中,并且以主流媒体作为推广,受众面广泛。但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去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几乎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审思的中国大众在面对大众文化带来的“糖衣炮弹”时没有任何抵抗力。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但人文素养的提高才更能提高国民的审美趣味和生活修养。

  在学校教育这一方面,应该重视对“美”的教育,学生们只有学会怎么审美才能更客观的认识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室们应运用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探讨生命的终极意义,因材施教,大力开展美育教学应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校的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到社会群众中,将艺术课堂面对大众开放不失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人欣喜的是自从 2010 年 4 月起,辽宁沈阳便开始实施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通过整合全市各类文化艺术资源,组织面向大众、覆盖城乡、门类多样的免费艺术培训、常态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艺术作品展览以及相关群众文化活动,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享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深入地参与城市主流文化创造,呈现出了党和政府团结带领人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局面。截至 2014 年 4月,驻沈 7 所高等院校,市直 26 个专业院团、群文单位、文艺家协会和文化企事业单位,14 个区县(市)及开发区宣传文化部门,以及 11 个社会团体参与这项工程,直接接受免费艺术培训和观看公益文艺演出的群众超过 1000 万人次,被中央媒体誉为全国最大的艺术惠民工程。沈阳师范大学作为“双百万”工程实施重点参与单位之一,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调动了沈阳市民们的学习热情,开设了戏曲、舞蹈、音乐、主持、书法、绘画、摄影、雕刻、手工艺品制作等 20 多个艺术培训项目,涉及 80 多门教学课程,动用 203 名一线教师,实施长达 116 周的教学实践活动,免费培训市民达 20 万多人次。

  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让普通大众更深入的体验到艺术的魅力。这对大众来说是美好的审美体验,也为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综上,应当在全社会重视美学教育,塑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才能为中国大众整体审美素质的提升打下基础,才能使整个文化市场得到净化,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

       更多文艺论文,请关注一起问道论文网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