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文化哲学范式下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

阅读:923 次 作者: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2-16 11:17:39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思想哲学论文范文。

  一、文化哲学和孔子教育思想概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化哲学在哲学界成为显学,引起普遍关注。文化哲学是在各种文化范畴本体性的理解基础上,是把文化作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对于人的生存和历史的运行提出更为深刻的解释。洪晓楠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文化哲学”与“文化哲学在中国”[1]。

  孔子教育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文、行、忠、信”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学以致用、言行相符、迁善改过是教学实践。在当代视域下,孔子教育思想依旧是宝贵的财富,因材施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等,指导着现代教育的思路。

  在文化哲学的范式下,解读孔子教育思想,厘清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和历史解释模式下两个维度的内涵,从而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哲学视域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文化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现为关于某些典型的文化现象的特殊哲学研究领域,其理论定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解范式;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解释模式[2]。

  (一)哲学理解范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可以从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讨论。WWw.11665.coM

  在实践中,学习需要身体力行,它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五个步骤[3]。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把握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孔子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求普遍性的知识。

  在理论教学中,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后天的习染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天性”,不断的“迁善改过”,完善个人的品格。学生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持之以恒,“学而时习之”;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学、思、行等认知方法整合于教育理论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表明人树立志向的重要性,学习也需要有志向。

  孔子教育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实践和理论教学,把人作为主体的发展状况予以关注,人是活生生的存在,体现了教育没有地域之分,它从生活而来,并为人所用。

  (二)历史解释模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历史解释模式下,可以理解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

  首先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把教育扩大到了社会其他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概念。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又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或者“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还是“食藜藿、负米、冠鸡配豚”的野人子路,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对象。

  其次,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道德认知,树立道德信念,道德教育就是“仁、义、礼”的教育。只有做到爱人,忠恕,孝悌,才能实现“仁”的教育任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义是行动的指南;“人而不仁,如何礼(《八佾》)”?礼是规范形式。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反映出其本身是有着客观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所以应当批判的继承。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汇合中西马,综合促创新”,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让孔子教育思想重新回到话语界,发挥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创新教育思路、教学方法。

  首先,孔子的教育作用观表明了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需要德治来辅佐;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需要良好的教育。

  第二,孔子的重德思想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有引导意义。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重视德育,提高个人修养、纯洁心灵,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可以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加强国家软实力。

  第三,“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萌芽。现阶段教育模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在教育实践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发挥才能,创造价值。

  最后,孔子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实现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强调学、思、行结合,创新性思维,构建以人的自主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为基础的智育和德育。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孔子教育思想,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中,用哲学范式和历史维度解释孔子教育思想,赋予孔子教育思想以实践要义、理论要义以及人的要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从而提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挖掘中国教育思想中与西方共通的“人”的观点,突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就是文化哲学视域下教育的根本内涵,也是孔子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标签:思想哲学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