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以“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攀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长三角·大西部文学周”在上海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作家、评论家、文学工作者齐聚这场跨越万里的文学盛会,共同见证2025“长三角·大西部”文学协作倡议书的发布。
本次“长三角·大西部”文学周的召开,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和西部地区作家、评论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东西部文学事业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从而增进各民族文学互学互鉴,丰富各民族文学创作表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说,东西部文学都是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都是书写新时代伟大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通过交流协作,东部文学可以汲取西部文学的厚重历史感和浓郁民族风情,为自身注入新的灵感源泉,拓宽创作边界,使作品更具深度与广度;西部文学则能借鉴东部文学的创新理念和前沿创作手法,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东西部文学的融合发展会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国文学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促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举行的“传承创新新大众文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攀文学高峰”的主旨发言环节中,次仁罗布、王正茂、梅卓、黄明旭、熊红久等西部各作协主席与毕飞宇、艾伟、陈先发等东部各作协主席展开交流与分享,上海作协主席孙甘露主持对话。
青海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协主席梅卓以《让新大众文艺星火照亮更为广阔的天地》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她说,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达98%,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融合的典型地区。青海正在推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大地常开长盛。依托新时代全省民族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青海少数民族文学馥郁芬芳、异彩纷呈,成为青海文学事业的特色和亮点。青海各民族作家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灵,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着文学力量。
据悉,本次文学周将举行六场系列座谈会,三场作家新作分享会,一场诗歌朗诵会,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骏马奖获得者将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同时还将举办第一届上海-西部作家班,50位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作家将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