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塞林格和外星人,你选哪个?

阅读:695 次 作者: 来源:搜狐号 发布日期:2018-05-16 14:43:54
基本介绍:

  本周珞珈阅读广场活动信息:

  5.12 人类眼中的外星人(影像阅读)

  5.13 塞林格的文学世界(珞珈开卷)

  人类眼中的外星人

  千百年来,人类之于宇宙的思考从未停止,然而浩瀚的星空是人类由于技术原因始终无法涉足的神秘区域,由之而来了各种关于河外的联想——在这些联想中,最令人瞩目也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外星人的故事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在臆想中对外星人进行了多次的描摹。中世纪时期,这些人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传教士。现代科学诞生后,诸多的科学家,如笛卡尔、开普勒、牛顿都曾经公开讨论过关于外星人的问题——广大群众也更倾向于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到了现代,外星人的目击报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外星人就更成了各类影视作品的噱头了——外星人的形象 早已深入人心。

  外星人最经典的形象莫过如此了:光秃秃的脑袋和一对儿巨大的黑色眼睛、瘦小的躯干四肢、滑稽夸张的动作,除此以外,人类也“创造”出了能光合作用的绿色外星人、克苏鲁风格的奇特外星人、状似人类却有着奇特功能的外星人……

  作为仅在人类幻想中存在的生物,外星人的形貌何以如此千奇百怪?外星人何以如此受人类瞩目?外星人的存在何以引发人类关于自己和宇宙的思考?

  本期主讲人:武汉大学科幻协会 辛源

  本期负责社团:武汉大学科幻协会

  5.12(星期六) 晚7:00-9:00

  图书馆总馆学术报告厅

  本期影像阅读,主讲人将以“人类眼中的外星人”为主题,以外星人的形象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为脉络,分“外星人目击”、“外星人的生物学形象”、“外星人的社会结构”、“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外星人的生活环境”、“外星人的语言文字”等各个小专题对外星人进行系统性的介绍,之后进行另一个层面的讨论——关于外星人与人类自身的讨论:人类在作品中创造外星人的形象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因素?人类距离自己笔下的外星人社会还有多远?最重要的问题是,茫茫宇宙里,生命究竟算是什么样的存在?是大分子化合物在极度偶然的条件下形成的,还是冥冥之中一双无常之手刻意为之的?

  本期影像阅读,是关于外星人内容的总结和梳理,也是对外星人文化风靡的一场自问,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一些关于生命的新思考。

  讨论题目

  ① 人类是否有必要与外星人建立联系?

  ② 除了外星人以外,还有哪些广为人知的存在于传说和幻想中的奇特生物?

  书目:《银河帝国》/ 阿西莫夫

  《星际战争》/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影视:《深渊》/ 导演:巴塔萨·科马库

  因为很喜欢《麦》(《麦田里的守望者》),五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买下了塞林格的所有中文出版物,包括《麦》在内总共不过四本而已。我想,这位作家可也真够惜字如金 。当然我知道,归隐的日子里他一定没有休笔,只不过他缺少一个像布洛德之于卡夫卡那样之于他的人,没有人违背他的意愿出版他的作品 ,也没有人敢斗胆将他的小说拍成电影。

  这位要求自己的书没有前言后记,没有华丽的装帧和大的出奇的作者签名的低调作家,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谜,不仅由于他个人的性格特质,更是由于资料的乏 。

  在中国,塞林格的已出版作品有四种,而2018年的今天,其中三种已经绝版。当我拿着五年前十几块钱买来的小书,看着淘宝上动辄两百元的书价时,我不知是庆幸,还是遗憾。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麦》的名气大大高于塞林格本人,而他其他的作品,则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如果说我的分享,可以让大家深入地走进塞林格的文学世界,避免以单一作品的标准评判作家,我则不枉此举。

  在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外的三部作品里,塞林格创造了一系列与霍尔顿相像的早熟儿童形象,其中大多数的篇幅都用来刻画一个有着七个孩子的家族:格拉斯家族,包括《九故事》中的三篇,以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弗兰妮》和《祖伊》四部中篇。这些小说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先后发表在《纽约客》等杂志上,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如马尔克斯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或是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一般,成为笔者苦心创造的系列小说。但是由于这些小说较为零散,以及在国内的获取途径较少,中国的读者对其并不熟悉,虽然有很多大文学家,大评论家等对塞林格的中短篇给予极高的褒奖,它们始终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塞林格的的创作偏好,对于早熟早慧儿童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对于对话和信件的生动描写,对于儿童与世界关系的探究等等。这些小说可以补充《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极度的现象化而为我们带来的分析空缺,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这位作家。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塞林格是一位参加过二战的作家。战争对一个作家的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里,战争对于人心灵的摧残在塞林格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中,格拉斯家族的大儿子西摩由于战争的摧残而几近精神失常,最后选择自杀。而在名篇《为埃斯美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中,因战争失了父亲的小姑娘,和孤独的美国大兵的故事,则让人心碎不已,可以称得上是塞林格最美的文字。

  东方哲学对于塞林格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九故事》中塞林格采用了禅宗公案中的一小节作为序言“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抬高房梁,木匠们》中提到西摩小时候为自己的小妹妹读的故事是中国古代《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祖伊》一篇则数不胜数地提到了一系列东方元素。最后,塞林格也采取了一种东方士人的归隐方式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的话题。

  本次小沙龙就将关注塞林格的这三部作品及其人生经历,从更全面的视角理解这位作家的一生。

  现场讨论

  怎么看待塞林格的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早熟儿童与精神失常者的人物设定?这些儿童的共性在哪里?

  怎么看待战争经历对于塞林格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体现在别的作家身上是什么样的?

  你最喜欢的塞林格的作品(长短篇不限)是哪一个,漫谈你与它的故事。

  聊一聊美国文学中反成长与反英雄角色,及其与这个时代的联系。


标签:文学,作品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