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一带一路”汉学家、青年代表畅谈文学交流

阅读:1044 次 作者: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日期:2018-05-27 16:17:14
基本介绍:

  “一带一路”汉学家、青年代表畅谈文学交流

  “不是诗人就译不好中国诗词”  

  在昨天举行的 “一带一路”国际文学暨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汉学家和优秀青年代表,围绕“创意与文学·青年与世界”的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畅谈以文学推动文化交流的真知灼见。 

  来自印度的墨普德是诗人、翻译家,现任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从事中国文学、文化和汉学教学工作。从1989年开始,他就将许多中国诗歌译成孟加拉文、印地文,2014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在昨天的论坛上,墨普德用各种例子证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在不同语言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比如,南京的“茉莉花”,在孟加拉语中被称为“mo li ga”(音),而杜鹃花如果直接用孟加拉语翻译,就变成了“印度花”。他表示,中国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扫清很多盲点和难点。 

  墨普德说,中国文学作品最难翻译的就是诗歌,既要考虑意境,又要考虑在不同语言下的雅韵,如果不懂诗歌,是翻译不好中文诗歌的。

  论坛上,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聂震宁详细介绍了“丝路书香工程”中的一项创举——“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 

  聂震宁认为,外国人写作中国,比较容易为与作者同一母语的读者所接受,也较为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在“丝路书香工程”中,“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首期资助清单的38部作品,目前已有3部完成出版,并成功落地目标国家。第二、第三期也已经在推进和准备中,希望更多的外国作家来撰写与中国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而推动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   


标签:文学,青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