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文化教育
  • 正文内容

清明祭英烈 专家: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传统文化融入孩子生活

阅读:4265 次 作者: 来源:未来网 发布日期:2018-04-05 16:45:16
基本介绍: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在以“祭祖和扫墓”为主题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未来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朋友,提到“英烈”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有人说“董存瑞炸碉堡”,有人说“黄继光堵枪眼”,还有人背诵了两首语文课本中的革命烈士诗,一首是革命先烈陈然的《我的“自白”书》,一首是革命烈士何敬平的《把牢底坐穿》。但当问到“爱国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挠头,有的小朋友说“好好学习”,有的直接说“爱国是大人的事,我们还小”……

  避免简单的“伟光正”,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美感和参与感

  “这就暴露了我们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直言不讳:“对英雄人物的宣传和塑造,要实事求是,不能把英雄符号化、抽象化,要知道,英雄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与普通人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过于‘伟光正’,就会出现‘我承认他伟大,但是我学不了’的情况,这不是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的目标,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合格公民”。

  多年从事德育教育的研究是实践,檀传宝发现,各地各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最让德育老师头疼的是“学生不买账”,学校老师辛苦半天,学生不接受不喜欢,甚至有在国内接受了十几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出国三四年,思想观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檀传宝提出了“美感的爱国主义”,即根据德育美学观的理念,从教育本身出发,通过开展符合美学原则的德育活动,感染和吸引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入孩子的脑,更要入孩子的心。

  不少专家认为,长期以来,青少年的爱国教育难以落到实处,主要在理论知识讲得太多,实际行动体验偏少。檀传宝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他建议,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倡导“建构的爱国主义”,即爱国主义不是“大人讲孩子听”这样单向地输出,更不是强制地灌输、被动地接受,而是要引导孩子自主地去建构,让其进行发现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地去认识自己的国家,去思考如何推进自己国家的发展。也就是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孩子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我们自己的房间,自己来打扫”的主人翁姿态,来正确认知、爱护和守卫生养我们的这块土地、这个国家。

  “养儿不嫌母丑”,爱国主义情感要具有理性和建设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对爱国主义作过论述,强调了三个重点: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二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三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他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

  而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同时,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加强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庄重升旗仪式,让每个学生学会唱国歌,在学校适当场所悬挂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张贴、设立著名的爱国主义历史人物、杰出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或雕塑。积极引导各地各校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等多种艺术形式,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资源和举办运动会、体育比赛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各地的实践,檀传宝认为,把爱国理论知识变成形式多样的学生的主题演讲、实践调查和生活体验等,值得参考和借鉴。

  “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澄清一个正确的态度。”檀传宝说。任何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有特定的政治制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广大青少年去了解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不能因为我们现实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就去否定这个国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还影响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倡导建立立体和真实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不仅包括政治意义上的,还包括国土意义上的,爱祖国的土地、山川、河流;还有文化意义上的,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等。“养儿不嫌母丑。爱国主义要讲理性原则,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优点和缺点,也要加强积极的国民身份认同。要让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只是冷眼旁观、一味地指责和抱怨,甚至是带有敌意的‘批判’,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檀传宝说。

  培育文化的根基,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

  近年来,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各地正在探索的一条路径。以檀传宝教授主编的德育画本《我的家在中国》系列丛书为例,该丛书“民族之旅”部分的《民族饮食》一书中,开篇就讲了过桥米线和桂林米粉的区别:过桥米线是先端出滚烫的鸡汤,将鸡脯、里脊肉、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等吃时用汤把各种食材烫熟;桂林米粉则是先煮好米粉,再加上牛腩、卤菜等卤水。一位看过该书的中学生说,原来,米粉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这不仅让他胃口大增,还让他了解了历史和文化。

  檀传宝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文化生长与发展的规律。首先,传统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非常亲切,也容易被孩子接受;另一方面,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利于孩子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在清明节为例,应当举办一些庄严肃穆,又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把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释放出来,去感染、熏陶孩子们。檀传宝还提醒,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辨别力,自觉抵御借传统文化之名,将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的东西沉渣泛起的现象,把真正优秀的、美好的文化,传递给孩子们,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同时,爱国主义教育还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在文化的相互开放与交流中去学习、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开展立体的、理性、建构、美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檀传宝教授总结说。(记者 马慧娟)


标签:文化教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