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艺术
  • 正文内容

王盛烈:我的信仰是真善美与时代精神

阅读:1864 次 作者: 来源:雅昌艺术网 发布日期:2019-07-20 16:09:45
基本介绍:

  2003年,艺术家、教育家王盛烈先生病重,他的小女儿从美国赶回来看望,小女儿信仰基督教,这次回来,她有个愿望,想让父亲也信仰基督教。

  她做父亲的工作,说如果信了教,那么在天堂,他们会永远在一起,但先生拒绝了,“我们信仰不同,但最终的理想是一致的,爸爸信仰真善美与时代精神。”

  “墨园耕者——王盛烈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展”研讨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袁宝林提起了这段往事。

  7月13日,“墨园耕者——王盛烈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王盛烈的作品一百余幅,其中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同时还有其本人的创作笔记和手稿,回顾和展示了王盛烈一生的艺术成就。

  作为“鲁艺”精神最好的传承人和践行者,王盛烈对鲁迅美术学院意义非凡,展览开幕前,著名艺术家、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为其塑造了一尊人物肖像。李象群选取了王盛烈最为丰富的晚年状态作为塑造对象,以其独特的造像艺术手法和独立的语言符号,将王盛烈波澜丰富的艺术人生经历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通过对王盛烈神情的细腻刻画,传达出其对人生、艺术的思想精神。

  “王盛烈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了表现真善美,并最终落于‘美’。”袁宝林说到。

  王盛烈(1923年-2003年),又名橐子,1923年,生于辽宁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件,年仅8岁的王盛烈亲身目睹日军占领我国东北三省,而这14年的乡土沦亡之痛,使他成为了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45年,日军投降后,他兴奋的拿起画笔,画了很多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宣传画,并且亲自把这些宣传画张贴在街头。当共产党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进东三省后,他又创作了许多新年画和宣传画。

  1949年初,有机会听到原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冯仲云将军关于东北抗联斗争的报告,中间讲述了“八女投江”故事。我很受感动,想用画表现出来。

  1957年,总政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展,来函邀我作一幅有关军事题材的作品,我决定把这幅画画出来,了却心愿,构了图寄去,回信同意这个选题和构图,我就画了。没有谁来指定我画什么,也没有谁规定我用什么方法画,画的过程中连点意见都没有听取过,一切按照我的本意。

  《八女投江》描绘了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顽强抵抗日军的壮烈场面。险崖绝壁旁3名女战士相互搀扶着,从容走入刺骨的江水中,另外4名女战士仍然在坚持战斗,其中一名女战士的肩上扛着已经昏迷的战友,眼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蔑视。

  这件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现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正是这件作品奠定了王盛烈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技法上,“民族忧患,使我度过不堪回首的年代、经历过由于民族灾难所蒙受的心灵损伤,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使我在艺术上做了至今的选择——现实主义。”王盛烈说到。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王盛烈“将西方写实素描造型引入画面,恢复了人物画中‘形’应有的作用,在西画体面造型与线造型之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王盛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中国人物画创作达到的又一高峰。

  把劳动人民当作英雄来歌颂

  除了歌颂我们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外,王盛烈也把劳动人民当作正面英雄来歌颂,并创作了许多表现普普通通劳动人民形象的佳作,有反映土地改革的《农村合作社小麦》、反映大跃进时期的巨幅作品《军民修水库图》,这些作品也反映当时时代所倡导的精神,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

  为了使作品更生动,他经常到工厂、农村深入生活,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从他们身上获取创作灵感。“没有生活为基础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苍白的,很难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和默契,当然就很难从那里获得启示和推动。从一件作品中品味不到酸甜苦辣,想喝一碗温吞水一样令人不知所以,是毫无意义的。”

  此外,“我们画出来的东西是给老百姓看的,要实现社会效益,要讲究‘贴近’。再好的东西,群众一时半会接受不了,或者不接受,我们又何必硬是和群众拉开距离呢?”所以,他没有选择那些百姓无法看懂的“现代”、“后现代”主义手法,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纯正的中国山水画

  除了人物画,王盛烈也画了很多山水画。八十年代中期,王盛烈的山水画创作比重逐渐增加,几乎形成了山水与人物并重的格局,山水再也不是他闲暇时的消遣和练笔。

  从1987年、1988开始,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巨作,如“墨园耕者——王盛烈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展”中的参展作品《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山水画再次表现出他在人物画中所擅长的驾驭宏大构图的能力,甚至也可以说,他把这些山水画也作为一种主题性的创作,并赋予它们以历史般悲壮凝重的基调。”

  90年代之后,王盛烈的人生进入了老年阶段,他对生命、对宇宙有了更高的认识和体会,他更关注人、生命和宇宙的内在的关联。在这个时期的作品里,他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祖国的大山大水。比如说他画了很多张家界山水的作品。

  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岳黔山看来,“他的山水完全自成家法,没有古人的影子,也没有今人的样式和图式,他的山水也是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用毛笔画素描,不是风景画,是非常纯正的中国山水画。构图大气饱满,笔墨灵动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很有书法性,没有套路,特别是他对留白的处理和烟云的处理很有特点。笔法墨法都源于他对自然山川的感悟和转换,作为一位艺术大家,王盛烈为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70岁以后,王盛烈还创作了大量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其中风雨中的荷花最为特别,这些作品“实际上就是他个人人生的写照,他把自己比喻为风雨中的荷花。我父亲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也确实表现了中国最优秀知识分子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高风亮节,以及对丑恶的东西表现出自己的批判的态度,也是他身在苦难之中,保持不失作为人的高品质的人格,保持一个正直的艺术家的良知和品质。他是很追求这些东西的,而且在他的生活经历当中自始至终保持了高洁的人格。”王盛烈的儿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王铁牛说到。

  展览除了展示王盛烈的人物画、山水画外,还呈现了艺术家生前创作的速写、素描,“这是构成王盛烈艺术作品、艺术财富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抛开这一部分作品,那对王盛烈的艺术在整体上来说是不完整的。”

  此外,展览还增加了曾经受过王盛烈教诲的学生代表作品,呈现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以他为核心的教学成果和深远影响,展览内容丰富而富有特色,具有时代意义。

  鲁艺的精神,就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王盛烈

  艺术创作之外,王盛烈还是一位贡献卓著的美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

  1945年至50年代初期,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画在东北地区几乎为空白。为此,进入50年代后,东北鲁艺开设中国画课程,后成立彩墨画教研组,王盛烈任组长。

  1958年东北鲁艺改名鲁迅美术学院,建立中国画系,王盛烈担任中国画系首任第一副主任(主任空缺)。人才培养方面,王盛烈传承鲁艺精神,坚持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画系的教学方向。“当代中国书画的画貌多,我们这里的中国画,有着自己特殊的位置。原因是它与鲁艺的革命传统有关。鲁艺是什么传统呢?艺术与工家兵相结合,艺术为人民服务,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尚的美好的精神食粮。”

  办学思想上,王盛烈主张施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举措,先后从北京请来赵梦朱、钟质夫、王心竟、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诸先生任教,又陆续从全国各地邀请蒋兆和、叶浅予、吴镜汀、吴光宇、傅松、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李子喻等名家到鲁美讲学,派送王绪阳、孙恩同、李汉华、温读耕、许勇等优秀学生到浙江美术学院和江苏中国画院学习深造。后来这些弟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教学举措,让鲁迅美术学院成为东北甚至是全国重要的艺术阵地,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美术教育与创作人才。

  其中,“关东画派”就是其中的代表。1961年东北三省美术家代表会议在长春召开,会上,王盛烈提出“关东画派”的概念,这是指上世纪6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一批以人物画为主的画家群体,其特色就是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关东画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诞生的第一个画派,根就是延安鲁艺。

  作为“关东画派”的奠基人,王盛烈对其形成与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关东画派不仅仅表现历史题材,它更关注现实生活。关东画派不是民族复仇主义,而是反抗侵略、反对强权和暴力。关东画派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社会进步,使人类向美好的境界发展,追求人类真正的民主与平等,担负时代使命,关爱普通生命,是人道主义者。

  "王盛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这些遗产不只属于当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不只属于中国画,而且属于一切绘画。对于他留下的艺术遗产,应该结合时代的遗产来认识。他的绘画充分表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种种苦难,抗争和奋起。他将大写的“人”和人道主义精神带进了绘画,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和景仰带进了绘画。他把现实主义绘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实践着人类真善美统一的终极理想。只要人类存有理想,他的艺术就有生命。"原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王宏建认为。

  作为学生,纪连彬认为王盛烈在艺术上有三点贡献:第一、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的文脉创作体系,王盛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我们应该学习王盛烈对艺术的探索精神,不断创新。第三、作为关东画派的创造者,地域文化的引领者、奠基人,王盛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内容,如何利用研究这份遗产,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标签:艺术人物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