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19“湖南考古汇报会”在湖南省博物馆报告厅举行。专业的考古一线工作者和湖湘考古志愿者共聚一堂,听考古人回顾、总结、分享过去一年中考古勘探、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工作与收获。
七星墩遗址:双重城壕结构在湖南尚属首次发现
从2017年国家文物局设立“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围绕“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这个子课题,在华容七星墩、澧县孙家岗、澧县鸡叫城、石门宝塔等遗址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七星墩遗址项目负责人王良智介绍,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支撑点之一,自2018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
七星墩遗址考古发掘,作为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其内外两圈的双重城壕结构在湖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对研究史前城址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考古工作者对城墙进行了解剖,重点了解其形制结构和年代。
王良智介绍,七星墩遗址内城是长方形的,外城是椭圆形的,这种外圆内方的城址可以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属首次发现。其城墙始建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是建于5千年前,使用时间延续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
王良智说:“城池的功能;住在内城与外城里的人是否存在地位、身份上的差别;在设计城池的时,是否根据当时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将天圆地方这个概念融入到城池的建设中;城里有没有贵族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