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易学哲学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易学联合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易学联合会法人陈霞主持了开幕式,名誉会长张其成主持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孙熙国当选会长,陈霞当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立华等18位学者当选副会长,41位学者当选常务理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来斌教授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文化主体性是民族文化自觉、自主与自信的核心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他认为,巩固文化主体性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通过“两个结合”实现守正创新。“易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生生不息’‘阴阳和合’的智慧,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滋养。”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际易学联合会坚守“学术立会、依法治会”宗旨,不断深化“两个结合”研究。新时代的中国易学与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易学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如何实现传统易学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的发展。
主题论坛环节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杨立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暨南大学程京武教授,孙熙国教授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和重要指导意义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会议设三个分论坛,围绕“易学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易学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中华易学与中医药文化”展开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