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学术会议
  • 正文内容

寻找方大曾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保定举行

阅读:900 次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9-07-08 11:30:39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学术资讯。

  7月5日,寻找方大曾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保定举行,此次活动由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方大曾研究中心组织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方大曾战地新闻摄影报道研究,通过对先贤的事迹深入挖掘,弘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勇于牺牲的精神。

  保定是“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的失踪地,也是他战地采访的中转站,在此,他完成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多篇报道,并向外传递了大量拍自前线的照片,这些中国军民顽强抗战的消息,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引起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中国摄影史和战地报道谱写了重要篇章,因此,他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1937年9月18日,他在保定写完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由蠡县寄出,此后再无消息。

  1999年,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的一纸传真,开启了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的寻找方大曾之旅,2000年,他通过在保定等地的寻访,拍摄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又通过多年资料考证、寻访研究和田野调查,于2014年出版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称,这部专著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研讨会上,方大曾亲属代表张在娥、范长江长子范苏苏和北京大学等与会专家围绕寻找方大曾的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学术探讨。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汉奇先生发来贺词:“冯雪松同志从发现,寻找,到深入开掘和研究方大曾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纪录他的生平,宣传他的业绩,表彰他的精神,已经二十年了。使被埋没了多半个世纪,几乎被遗忘了的一位杰出新闻摄影记者的事迹,得以重现和弘扬于天下,弥补了中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缺失,真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我给冯雪松同志这二十年来为此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点个赞!并祝愿他在方大曾的研究和方大曾历史业绩的弘扬和宣传上取得更大更多的成果!”

  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市方志馆落成,纪念室内陈列着其亲属捐赠的、他唯一一件存世物品——旅行箱,青年雕塑家李一夫创作捐赠的方大曾铜像,以及生平、作品和寻找足迹等内容。几年来,已建为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

  2015年9月,由冯雪松发起的“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到2017年6月在内江学院圆满收官,历时近两年,走进国内外20多所知名高校,以讲座、展演、交流会、战地寻访等形式,分享方大曾的传奇经历,重现抗战中一个人的命运和那段国家危亡的历史。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这位中国战地记者,延续国家记忆,传承民族精神。

  2018年7月7日,方大曾研究中心在保定成立,使保定成为瞻仰新闻界前贤、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这次活动将对把方大曾纪念室和研究中心办好,发挥更大的教育和启示作用,发挥重要的推动效果。(记者 孙进柱)


标签:学术研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