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伊沙的文学课

阅读:1296 次 作者: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发布日期:2018-04-24 10:34:13
基本介绍:

  伊沙的文学课,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每一句话都透露着一种诗人才有的智慧和灵光闪现。譬如“曹雪芹的写作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写作”,因为曹雪芹的写作是在社会最看不起小说的时代语境下完全为了表达自己的欲望而写的。譬如 “鲁迅是地地道道的浙江人,如此硬人,生在江南,不可思议——不,他是天才,既是天才,便可投胎于任何地方”,对鲁迅,伊沙毫无保留地推崇在他的文学课上随处可见。另一个他最推崇的天才当然是李白,他是这样解读李白《将进酒》的:李白《将进酒》中那种“跳”,无逻辑,鬼才知道他是怎么搞出来的,才大气死人。

  伊沙的文学课,非常见性情,嬉笑怒骂鲜活生猛,他的课一定是能激发学生灵感的那种,从小到大我们都进过学校,上过课,都害怕枯燥地灌输知识的那种讲法。只有伊沙这样搭上自己切身感受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血液沸腾起来。谈到徐志摩他说,有人要求我朗诵一遍《再别康桥》,对不起,恕我不从,有点酸。相信这句话一定引来全场哄笑。

  是的,读完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我承认伊沙所言不虚,遇到伊沙,听伊沙的课,确实是这辈子的造化。伊沙是个有爱心有正能量的老师,他认为最理想的教师状态是,看着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光彩照人的模样——知识之光从每一个学生个体身上透射出来,这是教师打造出来的产品。

  我面对自己的从教生涯,最大的心愿不是培养多少日后成名成家的成功人士,而是所有上过我课的学生,都对人有最基本的爱。

  事实上,伊沙教过的学生中迄今已有十几个诗人,这一切自然与伊沙的言传身教有关。读《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你会有一种文学自豪感,这自豪是伊沙不断强化给你的。伊沙认为,中文系学生经常会比新闻专业学生更适合当记者,这是两千年的文学传统和两百年的新闻专业在时间和知识上的对比所决定的。伊沙不迷信权威,他的文学课经常对某些鼎鼎大名的权威提出批判,这个我不举例,留待读者自己去读。伊沙认为,文学史应该是作品史而不是撰写者个人对作品的阐述史。只有把作品亮出来,才能一较高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