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评
  • 正文内容

《后真相时代》:是我们掌握了真相,还是被真相所掌控?

阅读:1103 次 作者: 来源:不劳而获劳小姐 发布日期:2019-09-05 16:31:14
基本介绍:

  “人们不仅仅在向我们述说谎言,更加隐蔽的问题是,我们经常受到真相的误导”——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

  真相的A面与B面,你都了解了么?

  社会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罗生门事件”。“罗生门事件”源自于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现在时常被大众媒体用来表示“扑朔迷离”和“难以水落石出”的新闻事件。

  黑泽明在《罗生门》中尖锐地指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编造谎言,从而掩盖自己的真实动机。有趣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指出,就算人们无意撒谎,也会在陈述客观事实的时候,“无意识”地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

  如果,黑泽明的《罗生门》和佛洛依德的”无意识动机“都是想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绝对的真实可以在叙述中被还原。

  那么,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则告诉我们,在网络发达的”后真相“时代,我们自以为所看到的真相,都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更恐怖的是,就算我们看到了真相,也有可能会被所谓的真相误导,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所谓“后真相”指的是,每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真相还没有来得及被证实,各路小道消息就开始不胫而走。而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真相和逻辑会被大众忽略,而情感和观点则会优先占据舆论的主导权。

  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赫克托·麦克唐纳除了为我们介绍了真相的运作机制,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智慧地处理海量信息,并通过洞悉真相的运作机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么,我们到底是如何被真相所误导的?又该如何去应对这个鱼目混杂的后真相时代呢?

  从故事思维的角度来看真相的运作机制

  从故事思维的角度来看,最常用的误导方式主要有两种。用故事包装真相和只呈现局部的真相。

  1、用故事包装的真相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如何用故事包装真相。

  你可能会经常在广告中看到这样的故事:女主人公Emily两年前被告知得了癌症,当时她万念俱灰,有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在爱人的鼓励下重拾信心,每天坚持自制营养餐,并坚持运动和正常的作息。

  两年后,Emily居然奇迹般的战胜了癌症,重拾健康。她抗癌成功的经验也被广泛流传。后来,她为了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便把自己的抗癌餐单公诸于世,她成为了大众心中的抗癌大使,成为了众多饮食品牌的代言。

  怎么样,Emily的故事是否很励志?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励志的故事不是真的,你会崩溃么?事实上,Emily当初确实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可在不久后却被告知是误诊。所以,虽然她一直都在坚持“抗癌食疗”,可是却算不上战胜了癌细胞。

  作为一个生意人,Emily并没有向消费者坦诚“没得癌症”的事实,而是借着误诊后的“万念俱灰的心理体验”,绘声绘色地扮演了一个励志的抗癌患者,最后名利双收。

  而大部分的消费者却深信不疑地为Emily的“抗癌精神”和成功买单。他们坚信,只要遵循Emily的健康建议,就能抵御癌症的侵袭。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都愿意把Emily的故事当作是一个事实,并且信奉它。因为这个故事足够振奋人心,可以给我们足够的力量。

  因为我们需要从故事的人物行动中,得知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以便在下一次事件发生的时候顺利完成。

  我们也喜欢看故事里的人物去突破自身的各种困境,最终获得胜利,实现个人成长。我们会在这些人物和故事情节里投射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这就是故事的威力,它可以将一些成功的概念、理念和判断,悄无声息地植入我们的大脑里。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抗拒。

  因为人类天生就有一对喜欢听故事的耳朵,一个好的故事对我们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一个崭新的理念植入我们的大脑,从而影响我们的投资、消费和饮食行为。

  2、弱化故事背景,只呈现局部真相

  其次,弱化故事背景,只呈现局部真相,也是真相误导事实的常用套路之一。

  比如,小孩会对保姆说,“妈妈说每天饭后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可事实上他却漏了一个很关键的前提,那就是这项特权仅适用于周末。

  再比如说,制药方在拉赞助的时候,会跟投资方说,“这款药和同类型的药相比,就算长期服用也不会损害肝功能。”可他却忽略了另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这款药会对我们的肾脏造成损害。

  通过弱化故事背景,或隐藏其它关键的信息,小孩最后看上了电视,制药方也成功的拉到了赞助。而作为只掌握部分真相的我们,只能盲人摸象地对现有的情形做出判断和回应。有些决定无伤大雅,有些却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伤害到我们。

  后真相时代,如何理性面对信息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在海量的信息中沉沦,在不完全了解的局面中迅速的做出回应,明哲保身呢?赫克托·麦克唐纳给了我们三个建议。

  1、不要急于判断

  在互联网时代,观点总是先于事实,而情绪总是重于真相。

  每天都有一群吃瓜群众在看戏,然后都等待剧情反转、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听到“宋仲基单方面提出离婚”后,第一个反应是,会不会是宋慧乔出轨了,宋仲基因为无法忍受,所以才单方面提出离婚。可事实证明,宋慧乔出轨是子虚乌有的事,二人真实的离婚原因还是一个无法得知的“罗生门事件”。

  这些经验都告诫我们,当一个新闻事件和观点出来的时候,我们要先冷静观察,不要在第一时间就被任何观点说服,也不要被任何情绪所引导。而是先检查消息的来源,它的事实背景。尝试将最有用的背景作为你的参考框架,并且通过改变背景,来改变你对这件事和这个人物的看法。

  2、多听取不同的意见

  多听取旁人的意见,可以为我们提供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剖析事件的本质,还原一个最接近真相的事实。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多维度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全面的信息,更详细更专业的解释。让我们不至于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遭遇政客和评论家们的刻意欺骗和误导。

  3、多问几个为什么

  碰到一些成功学案例和健康建议的时候,记得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当我们听到商家大肆宣传”吃红枣能补血“的时候,我就要想,这是一个个案还是普遍的情况呢?它只是个故事么?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么?

  如果是真的,那么有什么医学理论来支撑么?如果有,这些理论依据又是谁提供的?出自哪本书?这本书是否权威?里面的理论是否都已验证有效?

  小结

  一直以来,我们对谎言都充满着戒备和敌意,却时常忽略真相对我们的误导。

  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真相,却在不经意间被真相所掌控。

  我们经常把故事当作是事实,并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投资、消费和健康的建议上轻信那些未经确凿的信息。

  感谢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中为我们讲解了真相的运作机制,让我们了解到,到底政客和商家是如何通过故事和弱化背景等方式,刻意地拼凑或呈现局部真相,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认知的。而我们又该如何识破这些”诡计“,擦亮自己的双眼,去做出每一个对自己最有利和合理的选择。


标签:书评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