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学术教育
  • 正文内容

南开大学教学学术论坛举行

阅读:1127 次 作者: 来源:南开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1-02-01 10:32:05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网分享的学术教育论坛资讯。

  为进一步贯彻《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分享教学团队的研究性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推进研究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和落地,1月29日,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和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校级教研团队联合举办了南开大学教学学术论坛第八期报告会。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项目特邀指导专家、2020年科研反哺教学项目负责人、研究性教学校级教研团队(以下简称“教研团队”)成员和兄弟高校协作成员、学院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专业教师50余人参加会议。报告会由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军主持。

  会上,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负责人、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张伟刚教授以“基于P-MASE 模型的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分为4个部分:P-MASE模型简介,包括研究性教学概念定义、P-MASE模型的构建及要点和价值、研究性教学体系和育人模式等;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包括研究性教学的类型和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P-MASE模型应用“五步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的手段与工具研发、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式等;典型教学案例分享,以《理论力学》课程的“有心运动的轨道稳定性问题”、《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的“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记忆问题”和《光纤光学》课程的“弯曲光波导传输问题”为例,详细阐述了实施“五步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过程;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指出了高校教学面临的“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讲解、轻方法传授”“重技能培训、轻思辨训练”“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投入,“重专业建设、轻学科交叉”,提出了扭转该现象及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肇贤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马秀荣教授、燕山大学王明利副院长作为特邀专家进行了意见交流。专家们认为,报告观点新颖,理论系统,案例生动,操作性强,其内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指导意义。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应用方面,南开大学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并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该教学团队提出的研究性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应用和推广。与会教师就P-MASE模型及理论的改进和完善、研究性教学在文理工等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性教学因素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融入、研究性教学在不同环节的目标科学评价、研究性教学促进学习自觉性的提高、研究性教学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胡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教学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张伟刚教授在报告中展示的P-MASE模型及理论,提供了一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并结合报告中的典型案例应用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之中。教学团队将继续举办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研究性教学专题报告会,与大家分享典型案例和教学经验,不断拓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应用,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讯员 严铁毅)


标签:学术教育,学术论坛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